第189章

顧念話一出口,農戶一家人都愣住了。

“揍誰?”剛進院的吳鳴聽到最後兩個字,隨口問道。

他右手提溜著兩根柳條,上面串著幾條巴掌寬的肥魚,活蹦亂跳噼裏啪啦地甩著尾巴,水珠四濺,明顯是剛從旁邊那條河裏抓上來的。

“它。”顧念指了指眾人面前的那些木樁。

農戶一家:……

“你沒睡醒?”吳鳴詫異地用空著的左手在顧念眼前晃了晃,揍木樁?在說夢話嗎?

“放心,我清醒得很,” 顧念拂開他的手,對著旁邊的農漢道,“菇木不出菇的時候,用錘子或者斧子敲劈,揍它一頓,就會容易出了。”

這個方法叫做擊木驚蕈(xùn),還是顧念小時候聽爺爺奶奶隔壁家那個老教授講的。

那個時候很多家庭還非常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論,認為孩子不好好學習不聽話,就必須得揍才行。

有天顧念循例去老教授家裏吃糖果蹭故事聽,樓上突然傳來氣急敗壞的咒罵聲,其間還夾雜著類似皮帶抽打到皮肉上的響亮聲音,隨後便是一個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喊。

老房子的隔音效果並不好,響亮的‘啪啪’聲仿佛直接抽在顧念腦門上似的,嚇得他幻疼似地捂住了自己的腦袋。

顧家信奉的是‘興趣’教育,所以顧念從小到大,別說挨打,挨罵的時候都很少,乍然聽到這種現場版的暴力教育,三觀差點被震碎。

老教授連忙把顧念抱到懷裏安撫,那天顧念聽到的故事,就是以‘暴力’為主題的,老教授告訴他,世間只有一種暴力自己是贊同的,那就是‘擊木驚蕈’。

於是,顧念便聽到了被後世尊為香菇祖師爺的吳三公,在培養香菇的過程中發現驚蕈術的故事。

故事也並不復雜,吳三公原本就生活在山裏,常年與林木打交道。他無意中發現,那些被斧頭砍過的木頭,更容易長出香菇,而且砍得越多,香菇就出得越多,長勢大好,吳三公也使用這種方式開始種植香菇。後來這種通過砍木頭來‘激發’香菇的方法,被稱為‘砍花’。

幾年之後,吳三公又遇到了瓶頸,原本長勢良好的菇木突然不出菇了,他在沮喪懊惱之下,拿起用來砍花的斧子對著菇木連敲數下發泄情緒,沒想到,那根被斧子敲打過的菇木之後竟然意外大出新菇。自此之後,驚蕈術便作為養菇的‘神術’在菇民裏廣為流傳,並被記載在許多史料之中。

究其原因,大致就是通過震動菇木刺激裏面的菌絲細胞,使它們重新活躍。

那天下午,樓上孩子斷斷續續的啜泣聲和香菇這種特殊的‘習性’,都給顧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眼前農戶一家所遇到的狀況,與故事裏吳三公遇到的瓶頸幾乎一模一樣,顧念便無意中想起了這個方法。

農戶一家其實對這個辦法是不太信的,顧念這種出門還帶著隨護的,看起來就是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出身富貴的小郎君,連田都沒下過,還會懂種香菇嗎?

但顧念他們出手非常大方,給的宿資異常豐厚不說,昨天還主動自己出錢讓村裏的木匠幫忙給大家打造曲轅犁,農漢不想得罪這位‘財神爺’,便將信將疑的配合著敲了幾根菇木,反正已經沒出菇了,敲兩下也不會損失更大。

等到第三天,顧念站在田壟邊拽著農漢認真跟他請教野草和麥苗的區別時,農漢就已經死心,對香菇的事情不抱任何希望了。

然而,幾天之後,他剛吃好早飯,打算去田裏幹活兒的時候,小兒子突然開心地跑到門口,拍著門板口齒不清地道,“阿耶,出了,出了!”

“出什麽?”農漢把兒子抱到懷裏,用力親了一口。這幾天忙著墾種,農漢早就把菇木的事情忘在腦後。

“菇!菇!”小孩兒回身指了指院子裏的那堆菇木。

農漢怔了怔,猛然想起之前的事情,連忙抱著兒子幾步跨到那堆菇木旁邊,驚喜地發現靠東邊的七八根木頭都層層疊疊地冒出了香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其它菇木‘悄無聲息’的模樣。

農漢震驚地瞪大了眼睛,那幾根木頭,正是他當日為了敷衍顧念隨手敲過的!

這個法子居然真的有用!

農漢立刻跑到西屋去找自己的母親,面色慎重地叮囑道,“阿娘,小郎君說的那個什麽產鉗的事情,你可得好好學啊!”

顧念會選擇投宿在他們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漢的母親是遠近數村裏最為‘資深’,技術最好的穩婆,所以顧念想先讓她學好使用方法,再幫忙召集附近的穩婆過來,弄個什麽‘培訓’。

但顧念趕到本村時,正是春耕最忙的節骨眼,這個時候家家戶戶基本都在為耕種忙和,根本不可能有心思參加那個什麽‘培訓’,一行人這才決定住些日子,等大家有空了,弄完那個‘培訓’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