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吳家突然多了一堆人,谷裏人自是好奇。

吳富已經去世,谷裏的人也都叫習慣了,年深懶得對外解釋自己曾經失憶以及不是吳富的弟弟這種繁瑣的問題,便聽任大家繼續稱呼他為吳窮。

在飛來谷的人眼裏,這些多出來人,自然都是吳家的。

顧念借著自己的商販的身份,解釋說井生吳鳴等人都是自己的夥計,見他在谷裏養傷便過來陪他過冬。

當然,他們也不是白來過冬的,顧念當初進山就是來‘收貨’的,所以他們就近收貨。顧念拿到行李,有了錢做底氣,大家手裏有什麽好皮子,藥材,都以比集市上貴兩成的價格收。

樂得谷裏的獵戶和藥戶紛紛翻起了自己的存貨,打算在顧念這邊賣個好價錢。

另一方面,人數一多,吳家原本那兩間房就不夠住了。

正好顧念看那個破土屋不順眼很久了,搖搖欲墜的,風大點就掉土,采光又差,連個窗戶都沒有,這會兒來了一堆勞動力,不用白不用,於是商量著翻蓋個大點的房子過冬。

並暗暗決定這次他一定要加窗!

每天對著晃晃悠悠的油燈,他覺得自己的眼睛都快被晃瞎了。

顧念不想再做土房,但城裏那種木結構的房子太復雜了,谷裏只有一個木工,加上會點木活的杜嶺和井生,也湊不夠人手,竹屋簡單,保溫性又太差。眾人討論來討論去,眼看著又要回到土房的老路上,恰好顧念看到了灶坑裏的煤,他一拍炕沿,這回燒磚做磚房。

谷裏的地多得是,顧念挑了處距離原來的房子不遠,采光又比較好的位置建造新房。

一屋子人都見過磚,但誰也不會弄,最後還是聽顧念指揮。

顧念要求不高,他沒打算燒那種鋪在大明宮地上的精致青磚,只想弄些普通的紅磚。

水邊有現成的粘土,過篩、和泥、做坯,等待晾幹的時間裏,他又請谷裏唯一會燒制陶器的那戶人家幫忙,抓著眾人搭了個簡易的磚窯。

為表示感謝,顧念直接跟那家訂了三百個陶罐、十口缸。

這個‘巨額’訂單差點把那戶人家砸懵了。

飛來谷的人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三十來戶,平常他湊點盤碗罐子之類的東西燒半窯,大半年都賣不完,顧念這一單,直接就能讓他們開滿一窯。

他們這邊忙著挖泥做陶罐,顧念又發動眾人去南山那邊背回了大批的煤。

吳鳴原本以為燒磚的時候能有點空閑,結果半分不得閑,顧念已經緊鑼密鼓地安排起挖地基和地窖的工作。

一通折騰下來,搞得他簡直懷疑人生,寫給陸昊的書信裏都在抱怨,【我怎麽覺得我才是到平洲來做苦力的呢?】

但是他也說不出別的,畢竟就連年深也跟他們一樣,老老實實的聽指揮,做著一些對他身體負擔不重的工作。

夏初倒是很滿意他的工作,他身上的傷也沒全好,所以顧念給他安排的活兒都相對比較輕快,比如看窯火之類的。他天生就喜歡鼓搗火,除了蔔卦,最喜歡的就是跟火打交道。

顧念沒有真正蓋過房子,為避免翻車,地基動工開始,就用東西請了谷裏有蓋土房經驗的人過來幫忙。畢竟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的磚房就是土房的升級版,基本架構一致,只是將土坯換成了更為結實的磚塊,而且像盤炕這種技術活,他也是完全的外行。

聽說吳家要燒磚蓋新房子,谷裏的人也很好奇,這會兒正好也已經收完了莊稼和糧食,除了谷裏那半數獵戶和藥戶,另外一半人都進入了農閑時節,便都跑過來看熱鬧。

人多也有好處,缺人的時候可以隨時加人,缺料的時候也能從眾人家裏湊湊。

顧念甚至還雇了些人開始了第二批磚的制坯工作,畢竟他的磚窯小,出磚少,不燒個三四次不夠用。

吳鳴靈機一動,也學著顧念,用東西雇人幫自己幹活,才總算得空能躺到樹上去休息會兒。

顧念倒不是只‘折騰’他們,他自己也時間安排得滿滿的,除了要安排造房子的事情,他還在制墨。

松煙墨雖然大名鼎鼎,甚至一度是貢品,但從制作流程上來說,其實並不復雜。

蘇東坡就是松煙墨的一大愛好者,不但多次為此寫詩,在海南期間還曾親自制墨。顧念當初去的那個紀念館為了樹立特色招徠遊客,還推出了古墨制作體驗,因為要講解和帶著遊客制作,顧念也做過許多遍。

根據宋代《墨譜法式》的記載,制作大體可以分為采松、造窯、發火、取煤、和制、入灰、出灰、磨試八步,晁貫之的《墨經》又把磨試細化為和膠、搗杵、成丸、和藥、刻印、模形、陰幹這七步。

紀念館當然不會弄得這麽復雜,將這十幾步作為資料畫在了墻上,真實的體驗則簡化為了燒煙、篩洗、熔膠、杵搗、錘煉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