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西州

被胡人騎兵踐踏過的洛陽城中十室九空, 往昔熱鬧的雀華街、長陵街顯出一片頹敗之象,門窗飄搖,幡旗落塵, 成了一座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空城。

裴望初以天授宮袁天師的身份與王鉉周旋,說服他與蕭元度的黃眉軍合作,先將胡人逐出洛陽。

“蕭元度是魏靈帝之子,馬璒的身份還要再往前數,不過是前朝一介州牧。他引胡人入關, 欺淩大魏百姓, 既不得民心,亦不得正統, 反而是與他相抗的黃眉軍近來頗有聲望。蕭元度為太子時就已有盛名, 若是再獨吞打敗馬璒的功勞,則民心與士人都將歸附於他,王司馬就甘心眼睜睜在旁看著嗎?”

王鉉有他自己的考量,“胡人騎兵驍勇善戰, 袁先生為何篤定一定會敗給黃眉軍?”

裴望初輕搖羽扇, 說道:“戰之久者,非兵戈之鋒, 而是軍心堅牢、民心所向。黃眉軍起家時尚需逼迫城中百姓從軍, 如今因他能抗擊胡人,周遭郡縣的百姓紛紛響應, 可謂得盡人心,天授宮秉天受命,也對黃眉軍多有扶持, 如此聲勢之下,只要黃眉軍想贏, 就一定能贏,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王鉉聞言,面色不善道:“袁先生既然如此看好黃眉軍,為何不去投奔那前太子,還在王某這裏耽擱什麽?”

裴望初不緊不慢地笑道:“謀士定主,不可朝三暮四,此事事關聲譽,重逾性命,王司馬也曾為人幕僚,心裏應該很清楚。”

王鉉當年確實做過謝黼的幕僚,聞言,他點點頭,神色稍緩,“袁先生的心意,我已明白,待我那不孝子從建康回來,咱們再商量抗擊胡人的事。”

裴望初手中羽扇微頓,“令公子要回洛陽了嗎?”

“昨日已收到飛鴿,最多再有一旬就到了。”

一旬……裴望初在心中算了算日子,看來他這一路護送嘉寧公主十分順利,並未遇到什麽波折,才能這麽快就護送她渡過汜水,趕回洛陽來。

早在王瞻離開洛陽的時候,裴望初已暗中與蕭元度達成了合作。追隨蕭元度的人雖多,但他手中缺少精兵,尤其缺少精良的騎兵,若與胡人鐵騎對上會十分吃虧,因此他比王鉉更痛快地答應了先共退胡人的策略。

此外,他願意信任裴望初,也是因為裴望初在他面前揭開了羊皮面具,以裴七郎的身份,當面稱他為“裴氏舊主”。

蕭元度對此十分感慨,“裴氏與蕭氏同氣連枝,孤重登大魏皇位之時,也是你裴家東山再起之日。”

兩人都對裴蕭兩氏易子而撫的往事閉口不提,這讓蕭元度十分滿意,對裴望初也更加信任,待他如座上賓。

五月初,王瞻歸來洛陽,與王鉉在駐兵的涿郡相見,同時帶回了關於胡人鐵騎的消息。如今的胡人鐵騎以西州為據點,頻繁在西州與洛陽之間劫掠,除羯、羌兩族之外,逐漸又增加了匈奴和鮮卑騎兵。

除裴望初以袁琤的身份鼓動王鉉發兵抗擊胡人外,王瞻冒死請戰,王鉉的部將們更是厲兵秣馬,不願再受胡人的窩囊氣。眼見著再不出兵就要鬧得人心盡失,王鉉只好與蕭元度合作,讓蕭元度的人在前面沖鋒,他率軍殿後,共同抗擊胡人。

王瞻也領了一萬騎兵,在裴望初的建議下,打算繞去後方西州,偷襲馬璒的老家,切斷胡人的軍需,裴望初剛好要去西州調查一些事情,便與他同路而行。

兩人並馬行在前往西州的路上,見王瞻眉宇間似有愁緒,裴望初旁側敲擊問道:“我看子昂兄心事重重,莫非建康此行並不順利?”

“那倒不是,這一路我是按照袁先生給的建議行軍,一切都在袁先生的預料中,並未遇到什麽意外。”

“那子昂兄是擔心西州一戰?”

“攻打西州,擊退胡人,實乃我願,也沒什麽可擔心的,”王瞻嘆氣,數次欲言又止,“我是擔心……嘉寧殿下。”

手中韁繩微微一緊,裴望初不動神色問道:“嘉寧殿下怎麽了?”

王瞻道:“嘉寧公主一介女流,孤身帶數萬洛陽百姓前往建康安居,此心性之堅、胸懷之廣,非常人所能及。然而她的堅毅不獨在此,崔駙馬未伴隨她左右,她也不肯留個知冷知熱的人在身邊,建康畢竟是他鄉,這天長日久無人可訴的生活,一個女子,該怎麽熬下去?”

裴望初琢磨著王瞻的話,“你怎麽知道嘉寧公主不肯留個知冷知熱的人在身邊?”

“說起來不怕袁先生笑話,”王瞻面現薄赧,“我本有意陪嘉寧公主留在建康,可惜被殿下拒絕了。”

裴望初聞言,皮笑肉不笑道:“真沒看出來,原來子昂兄也是個肯為紅顏舍江山的風流人物。”

王瞻嘆氣,“有心無力罷了,可惜這天下男子,並非人人都有裴七郎那樣的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