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朕的好丈人(第2/3頁)

於是長安的文人也加入了進來,隊伍越發的龐大了。

“走,叩闕!”

為首的幾個文人大步走向皇城大門。

軍士們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麽辦。

朝中沒給他們交代,攔阻?

一個小吏飛也似跑來,低聲道:“都避開。”

軍士們回頭,就見楊松成等十余重臣大步走來。

人人面色冷峻。

仿佛到了亡國時刻。

“國丈!”

楊松成走出皇城,沖著那些文人拱手,朗聲道:“楊逆跋扈,喪心病狂,千年趙氏一朝而滅,令天下人痛心疾首,令天下人怒不可遏。”

趙氏,那是天下文人的根啊!

可現在,根被除掉了,所有人都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

接著就是寂寞空虛。

以及憤怒。

楊松成的話成功的挑起了眾人的怒火。

“國丈,我等懇請朝中出兵,討伐楊逆!”一個文人拱手道。

“此事,朝中會商議。”楊松成說道:“不過你等可放心,長安諸衛枕戈待旦,就等旨意北上。”

這是從未有過的大好局面啊!

大義在手,大軍壓境,北疆軍定然將無鬥志,軍無戰心。

大勢之下,誰敢抵禦,必將被撞為齏粉。

北疆滅,隨後便是南疆,石忠唐一介異族執掌南疆大軍,終究不妥。

這些念頭在楊松成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接著,他就看到後面有些騷動。

“什麽?”

“鄧州趙氏被突襲,查獲許多往來書信。”

“假的吧?楊逆空口白牙就想糊弄誰呢!”

“如今北疆弄了個趙氏書信展會,北疆名士們受邀觀看,趙赟和趙黎的字跡……一字不差。”

“寫了什麽?”

“魯縣趙氏借著朝中的吩咐拿下楊玄,隨即拿下北疆。鄧州趙氏先蟄伏不動,等趙赟與北遼商議好了,兩不侵犯,隨後趙赟會清洗北疆。到了那時,長安發現不對,定然想動手……鄧州趙氏突然暴起,拿下鄧州……”

“我的天呐!”

“天?拿下鄧州後,趙氏準備南下,趁著南疆軍還在南疆的大好機會,突襲關中……”

一群文人面色慘白。

“往來書信中,還商議了如何追封趙子,什麽謚號來著,趙赟還說頭痛,祖宗太多,若是都追封皇帝,封號不夠用。”

一個文人拱手,“小弟家中還有事,先走了。”

“哎喲!老夫肚子疼!”

“這天色不對啊!怕是要下雨,家中的懶婆娘也不知收了衣裳沒。老夫回家看看。”

“走了走了。”

後面的文人就像是天女散花般的,頃刻間跑的幹幹凈凈,接著中間的開始散去。

接著……

全跑了。

楊松成:“……”

重臣們:“……”

一個隨從疾步而來,近前低聲道:“北疆突襲鄧州趙氏,拿獲鄧州趙氏與魯縣趙氏的往來書信,如今正在北疆展示。北疆名士們都在聲討趙氏,據聞,詩會都開了十余場,聲討趙氏的詩詞作了數百首。趙氏的姻親都翻了臉,說沒這等親家……”

樹倒猢猻散,說的便是這等時候。

趙氏竟敢謀反?楊松成回身,“查!”

鏡台的消息已經到了。

“果真是謀反?”

趙三福看著消息也不敢置信。

雖說不時有些流民打家劫舍,可舉旗謀反的事兒,到目前為止還沒有。

而且這是趙氏。

天下文宗。

朝中君臣還沉浸在大乾盛世的氣氛中而不可自拔,趙氏謀反就像是一記耳光,重重的抽在他們的臉上。

天下文宗都謀反了,這個大唐,出了什麽問題?

皇帝在梨園中得知了消息,冷冷的道:“人心叵測,朕記得趙氏在長安有些人手?盡數拿下!”

韓石頭在邊上,想起趙氏謀反的事兒皇帝竟然沒沾手,不禁心中一凜。

等趙三福走後,皇帝淡淡的道:“陳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趙氏盛名千余年,有野心不奇怪。潁川楊氏也傳承了千年,國丈在想什麽,真當朕不知曉?”

皇帝托病不出,便是無法確定趙氏謀反之事真假。而楊松成出頭,卻是斷定謀反之事為真。他出頭,只是為了讓天下看到帝王的衰弱罷了。

皇帝動輒生病,連謀反這等事兒都沒法管了。

“朕的好丈人!”皇帝微笑著。

……

皇城前的一幕就像是一記炸雷,炸的長安和關中外焦裏嫩。

北疆用快馬把一些書信送到了關中,各種消息得到了驗證。許多沒有透露的信息也一一披露。

“趙氏果真謀反?”

“果真。還說什麽皇帝昏聵,權臣當道。”

“這說的是陛下和國丈嗎?”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