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戎馬一生的背書(第3/3頁)

你這不是相當於沒說嗎?

但黃春輝前面的分析就已經值當皇帝的特邀了,所以沒人敢質疑什麽。

皇帝負手看著地圖,“國丈說說。”

楊松成指著泰州說道:“老夫以為,北疆此次攻打泰州的可能性最大。否則不管攻打何處,都將會面臨著泰州林駿的夾擊。楊玄分身乏術,故而,只能選擇攻打泰州,一點破,處處破。”

皇帝微微頷首,“諸卿以為如何?”

一個將領說道:“國丈此言甚是,臣以為,此戰必然是泰州!”

“那麽,此戰如何?”皇帝問道,神色依舊平靜。

國丈看了他一眼,知曉自己這位女婿絕對在想著如何利用此戰來削弱北疆,甚至想著,能否借著此戰把楊玄滅了。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林駿擊敗楊玄。

張煥說道:“北遼鎮壓舍古人敗多勝少,但林駿出戰,三戰三捷!”

“這麽說,此人是難得的名將?”皇帝說道。

“是。”張煥指著潭州說道:“上次他率軍救援內州,晚到一步,卻順勢奪取了泰州。寧興那邊是如何爭鬥的不得而知,不過,此後卻任命他為泰州刺史,可見此人不但領軍了得,就算是謀劃朝堂也不差。”

“文武全才!”

皇帝看似有些羨慕,“此戰勝負,誰能為朕分說。”

“北疆,難!”一個將領搖頭,“這條線上,牽一發而動全身。打別的地方,泰州要夾擊。打泰州,別處會夾擊。兩難。”

“而這一戰是林駿面對北疆的第一戰,哪怕攻打的不是泰州,他也不會留力。”

平手,興許就是最好的結局。

但弄不好會敗。

“太急了!”

楊松成搖頭。

皇帝看張煥,要他表態。

“此戰,臣以為,該緩緩。”

這個表態有些滑頭,但態度已經出來了。

這一戰,不該!

至少不該在這個時候出擊。

皇帝看向趙三福。

“北疆剛招募了兩萬新卒,不過新卒操練需時日。”

趙三福的回答簡潔明了,皇帝很是滿意。

王守那條老狗,還要留多久?

皇帝看向張煥。

“新卒的話,若是要用於面對北遼這等強敵,少說三個月以上,最穩妥的是半年。”

張煥說的很客觀。

皇帝最後看向黃春輝,“黃卿以為如何?”

黃春輝說道:“此戰,北疆必勝!”

皇帝的臉色微冷,“是嗎?”

楊松成微笑,“黃相公可有依據?”

你總不能空口白牙的在朝堂上做出這等判斷吧?

張煥看著黃春輝,心想老黃今日肯來,多半是想了解一番北疆的現狀,既然達到了目的,又何苦開口逆了皇帝的意思呢?

黃春輝說道:“只因,老夫對他有信心!”

那個年輕人,每當他決定要做什麽時,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他也會義無反顧。

“就這個?”楊松成問道。

“若是三年前,老夫還能判定秦國公的謀略走向,三年後的今日。”黃春輝指指自己的胸口,“老夫也算不到他在想什麽。僅憑這,老夫就斷言,此戰他必勝!”

這是用自己的一生戎馬來為楊玄背書!

一個將領說道:“黃相公這話,怕是有些偏頗吧!”

黃春輝看著他,“若是沙場相遇,老夫只需半個時辰便能擊敗你。興許,更快!而秦國公,老夫不敢言勝!”

將領面色鐵青。

皇帝拂袖,“散了吧!”

眾人告退,楊松成留下。

皇帝目光幽幽,“聽聞,北疆周邊不靖?”

在面對北疆時,這翁婿二人的立場是一致的。

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楊松成聞弦歌知雅意,“當令周邊駐軍警惕。另外,臣以為,長安諸衛操練良久,也得枕戈待旦才是。一旦地方不靖,就出兵,蕩平不臣!”

皇帝頷首,“國丈此言,深得朕心!來人。”

“陛下!”

一直做隱形人的韓石頭上前。

皇帝指指楊松成,“賞國丈美人十名。”

“謝陛下!”

楊松成告退。

黃春輝獨自出宮,步履蹣跚。

“黃相公。”

黃春輝沒回頭,張煥疾步跟來,“你何苦得罪陛下?”

黃春輝說道:“老夫並非想得罪他,不過,他若是判定北疆必敗,定然要出兵。老夫不是為了誰……”

“為了秦國公?”張煥知曉黃春輝和楊玄之間的情義,有些羨慕。

“不!”

黃春輝的腦海中閃過楊玄那笑嘻嘻的模樣,指著遠方。

“老夫為的是,自己為之浴血廝殺多年的,大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