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民為貴(第2/3頁)

官員猶豫了一下,“他們說,這是天意。”

天意!

以後把它變成天命,這事兒就妥了。

楊玄問道:“糧食是個什麽光景?”

“能自給自足了。”

“好!”

楊玄只覺得胸中一塊大石頭落下。

這是他孜孜追求的一個目標,唯有達成了這個目標,他才有資格北向。

大軍一動,糧草先行啊!

楊玄心中歡喜。

等到了節度使府時,劉擎帶著官員來迎接。

官員們整齊排著,看著風塵仆仆的老板,跟著劉擎行禮。

“見過國公。”

楊玄頷首,“辛苦了。”

隨即進了大堂。

劉擎介紹了一番他走後的事兒。

“……咱們這邊謹守,北遼那邊反而囂張了許多,宋公說讓他們囂張,等你回來後再收拾。老夫一想也是,就沒管。”

楊玄對宋震微微頷首。

這個處置方式沒錯。

果然,還是專業人士靠譜。

他想到了羅才。

老羅若是過來,吏治這一塊就有人管了。

只是,皇帝啥時候厭棄老羅呢?

“……南歸城和燕北城兩處都被襲擾過,不過甄斯文和曹穎頗為穩健。”

“接下來就得準備收糧,子泰看看,是如何一個弄法?”

楊玄揉揉眉心,“新開墾的田地三年不收賦稅,這是鐵律。三年,讓百姓有些積蓄,這是好事。”

一個官員說道:“國公,可壓壓收糧的價錢,畢竟,咱們也難啊!”

“是啊!”

“國公仁慈不收賦稅,可他們也該體諒些北疆的難處。”

楊玄的面色漸漸冷漠。

聲音消失了。

官員們心中忐忑,不知自己何處得罪了老板。

“為政者最忌諱的便是朝令夕改!”

楊玄覺得麾下有些飄了,有必要敲打一番。

“今日說不收賦稅,明日降低價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我知曉,一旦這道政令下到地方,那些官吏會變本加厲的盤剝百姓,打個比方。”

楊玄伸出一根手指頭,“我定下了十文錢一石的收購糧價,下面的官吏就敢說是九文,八文。百姓敢反抗嗎?不敢。於是看似皆大歡喜。”

眾人都有些尷尬。

一層層下壓的戲碼大夥兒都不陌生,許多時候,他們就是源頭。

當然,並不是說每個人都奔著貪腐去的,更多的是為了政績,為了更好的完成上官的吩咐。

“這看似皆大歡喜的局面,下面卻暗流湧動。等到了明年,我說,去開荒吧!三年不繳賦稅。你等說說,還有幾個百姓會信?”

楊玄看著官員們,覺得這些人脫離百姓的日子太長了。

“等到了以後,北疆軍攻下內州,需要移民。我許諾三年不收賦稅,並且保證內州不受北遼的侵襲。誰信?”

楊玄屈指叩擊案幾,盯著官員們,“失去了百姓的信任,我的政令將會寸步難行!你等的話,就會變成空話,大話,假話。”

他指指自己的太陽穴,“我北疆的根基是什麽?不是強大的軍隊,不是相對關內廉明的官吏,而是,百姓!”

“取信於民,則民是我等的幫手。強大的軍隊來自於民,充沛的錢糧來自於民,各項政令的實施有賴於民。民,才是我北疆的根基!”

他起身,“告訴北疆官吏。”

唰!

眾人起身,微微欠身。

楊玄緩緩說道:“取信於民難於上青天,失信於民卻在一夜之間。誰想毀了我北疆的根基,我便毀了他的前程!”

“領命!”

楊玄頷首,“劉公,我先回去看看。”

宋震和他一起出去。

“此次長安之行如何?”

“還算是順遂。”

楊玄想起一事,“官員們怎地恭敬了許多?我是老虎嗎?看著我,竟然有些畏懼。”

宋震莞爾,“他們大多都讀過史書。看看歷朝歷代的旱災,能這般平穩度過的有幾次?”

“好歹也有幾次吧!”楊玄謙遜的道。

“你知曉他們最敬畏你的是什麽嗎?”

楊玄搖頭。

“從在陳州開始,你就孜孜不倦的修路,興修水利,從未間斷。這是從未有過的。

有人和老夫說了,當初大家都說你是修路修瘋了,只想看著寬敞的大道心中舒爽。

至於新修水利,北疆本不缺水,弄這些作甚。

可此次旱災一來,各處調撥的錢糧和物資,順著那些寬敞的大道,飛也似的送到了地方。

而往年興修的水利,讓各處只需開挖些溝渠就能緩解災情。子泰。”

“您說。”

“有人甚至嘟囔,說你這是明主手段。”宋震看著他,“若非你發過誓此生不負大唐,老夫都要懷疑你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