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林家之所以歲月靜好,都是墩墩在負重前行!腌臭鱖魚!(第3/4頁)

曾曉琪一聽就來了興趣:

“能吃到臭鱖魚可真是太好了,當年去宏村旅遊,我連著吃了好幾頓臭鱖魚,連打嗝兒都帶著那股味兒,真是饞得慌。”

臭鱖魚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紅燒了,不過這些年,還出現了清蒸臭鱖魚、幹鍋臭鱖魚、臭鱖魚燜毛豆腐等新式吃法。

尤其是跟毛豆腐合在一起,那種雙臭合一的做法,讓喜歡臭味菜品的人簡直欲罷不能。

“大熱天吃水撈飯真是舒坦。”

旁邊那桌,魏乾扒拉著碗中高粱米飯,他老家也有吃水撈飯的傳統,過去家裏殺豬時,他最喜歡配著水撈飯吃把子肉。

不過今天把子肉是沒有了,但醬茄子什麽的還不錯,吃起來依然很美味。

季明輝說道:

“我們老家還是更喜歡吃過水面,大夏天用井水把面條過幾遍,配上面條鹵子,再來點黃瓜絲和蒜泥,真的超級有滋味……寧師傅,你們京城夏天吃什麽啊?”

“荷葉粥、涼白粥、麻醬拌面什麽的,京城人可選擇的美食不多,基本上都是麻醬拌一切。”

大家聊著各自老家的美食,吃著美味的水撈飯,每個人都吃得很舒坦。

飯後,廚師們開始回後廚忙活,這會兒雖然才五月份,但後廚的溫度已經很高,為了給大家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林旭讓竇雯靜從冰廠給大家訂購了冰塊。

每天兩塊工業冰,基本上到下班才能徹底化完,成本不高,但帶來的舒爽感卻很明顯。

至於酸梅湯裏用的冰,現在已經不需要買了,後廚自己引進了制冰機,讓店裏的酸梅湯得到了持續供應。

“這就是墩墩開光的餐桌嗎?那就在這兒吃吧,沾沾招財貓的喜氣。”

今天來的顧客並沒有全部在一樓占位置,而是一窩蜂的來到二樓,特意選在墩墩拍過的餐桌吃飯。

小家夥開光過的,自然得沾沾喜氣。

晚上七點,林旭忙完,跟相熟的顧客打了一圈招呼,然後和沈佳悅下班回家,準備擬定一份廚師學校的計劃書。

雖然已經有很多人答應參與辦學校了,但不能空口說白話,得拿出相應的章程。

人家騙子公司圈錢還有完整的PPT呢,咱既然要開學校,自然得把計劃書做出來,這樣才能順利把學校開起來。

一連幾天,林旭都在忙這事兒。

其實特殊技能欄有關於商業策劃書的相關技能,但林旭覺得還是不要太依賴為好,自己動手制作更有意義。

幾天時間,一份完整的辦學草案被他搞了出來。

林旭沒有直接去找師父高大爺幫忙,而是約了耿立山、蔡和平、崔清遠、任崇墨、田清瀾、許教授兩口子和周主任兩口子。

這些人除了蔡和平之外,都是教育圈子裏的知名人物,既然辦學校,自然要聽聽他們的意見。

要是教育圈有關系,那自然再好不過。

至於蔡和平,他家在京城頗有勢力,萬一能幫上忙,這不能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嘛。

約這些人的理由也很簡單:

“腌了幾條臭鱖魚,希望大家過來品嘗。”

其實前幾天腌的臭鱖魚已經吃了,這是第二天沈佳悅嫌少又買了幾十條,重新腌制的,現在一個個腮紅肉嫩,到了品嘗的時候。

一聽有吃的,耿立山立馬答應了下來:

“嚯,這幾天正跟人聊桃花流水鱖魚肥呢,沒想到這就有鱖魚吃了,可得多做點,我可準備多吃點呢。”

“沒問題立山先生,絕對包你滿意!”

其他人一聽吃臭鱖魚,也都喜出望外,對晚飯充滿了期待。

畢竟林記出品必屬精品,這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了,現在有了新菜式,能提前嘗到真是太榮幸了。

沈佳悅的姥爺韓濟同喜歡吃臭鱖魚,一聽說今天外孫女婿要在店裏請教育系統的人吃這道美味,立馬坐不住了,主動打來了電話:

“小旭啊,你別看我是醫生,但我在醫學院也是掛職的教授,還享受特殊津貼呢……”

林旭有些懵,今天請人吃飯主要是問辦學校的事兒,您這位醫學泰鬥,咋強調起了教授身份……誒?

他不會是想吃臭鱖魚吧?

林旭當即說道:

“姥爺您晚上忙不忙?要是能騰出點時間,那一塊兒來吧,我讓悅悅去接您,今天要請很多教育圈的人,沒有自己人鎮場子還真不太行呢。”

老人最怕被後人當成累贅,很喜歡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所以林旭才這麽說。

話音剛落,韓濟同就在電話中樂呵呵的說道:

“沒問題沒問題,正好今天下午沒手術,開完科室會就可以走……積水潭這邊不好停車,別讓悅悅跑了,我坐地鐵去。”

為了能吃到臭鱖魚,老韓生怕堵在半路上,所以直接乘坐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