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寧波人餐桌上離不了的下酒小菜——苔菜花生!(第2/4頁)

別看只是短短幾秒鐘的錄音,但要使用得當,未來三年的茶葉都不用發愁了。

而且還可以跟老謝老戴他們交換資源,讓利益得到最大化。

小董提著茶壺,將茶水往茶杯中一倒,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就飄了出來,讓人還沒品嘗,就已經沉醉在了茶香中。

過去看那些文人墨客各種吹噓茶香,林旭總覺得是誇大其詞而已。

但此時,聞著杯中飄出的茶香,真正明白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並沒有誇張。

魏乾也一臉不可思議看著杯中的茶,他在釣魚台混了幾年,見過不少好茶,但都沒有老鄔帶來的茶經典。

只能說這次老鄔真是下了血本。

林旭端著茶抿了一口,茶香味依然濃郁,甚至讓人有種口舌生津的感覺,而等茶水喝下去,嘴裏還有淡淡的回甘,一張嘴,茶香就從嘴裏飄了出來,感覺比當年高圓圓的廣告都厲害。

“好茶,真不錯!”

鄔守業當即提議道:

“那趕明兒我弄點品質好的大蝦,咱哥倆兒合作一道龍井蝦仁咋樣?”

“沒問題,我正想感受一下這道菜的魅力呢。”

龍井蝦仁跟淮揚菜中的白袍蝦仁很像,唯一的區別就是龍井蝦仁中要放上好的龍井茶葉,讓菜品聞起來有股淡淡的茶香。

而這股茶香又把蝦仁的鮮味襯托得更加完美,是以茶入菜的經典菜品,連很多老外都喜歡得不行。

一杯茶喝完,林旭和魏乾把這些食材全都搬到倉庫裏,順便邀請鄔守業和何寶慶來到後廚指點一下大家,他本人則是拿出一些苔菜,打算做道佐粥小菜。

苔菜用海水洗凈後立即曬幹,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海鮮特有的鮮味,同時也能防止苔菜發酵變質。

曬苔菜一般都是搭在繩子上,像是曬粉條那樣直愣愣的曬幹,所以這種苔菜也被成為苔條。

林旭拿著剪刀將苔條剪成一寸左右的小段。

剪好盛在盆裏,然後又準備了一些花生米,用清水淘洗一下,控幹水分,涼油下鍋開始炒制。

等到鍋裏的噼啪響的時候,將花生米盛出來。

接著把炒鍋端離灶頭,並將灶頭的火調到最小,把剪好的苔條放進鍋裏,利用余溫慢慢翻炒。

苔條本身就已經被曬得極幹,幾乎用打火機就能點著。

這樣的食材稍微遇到高溫就會糊掉,所以要利用灶邊余溫翻炒,把苔條的香味炒出來,順便讓苔條變得更加香酥。

很快,一股好聞的鮮味就從鍋裏飄出來,味道很濃郁,讓人瞬間就會想起各種生猛海鮮。

朱勇湊過來看了一眼:

“我去,啥玩意兒這麽香?海苔嗎?”

寧波的苔菜幾乎只有本地人吃,哪怕同樣是水產師傅的朱勇,第一時間也沒認出來,還以為是海苔呢。

林旭一邊翻炒一邊說道:

“這是苔菜,海苔的近親,寧波人的最愛。”

說完他將剛剛炒好的花生米重新倒進鍋裏,快速翻炒幾下,讓已經完全香酥的苔條包裹在花生米上面。

接著再將炒鍋放在灶上,稍稍加熱一下,讓鮮美的味道和花生的香味結合在一起。

這個過程時間不能長了,幾秒鐘就行。

要是再長點,苔菜就有炒糊的危險。

將苔菜花生盛到盤子裏,朱勇好奇的問道:

“不用放調味品?”

“苔菜有鹹味,什麽調料都不用放……對寧波人來說,這道菜就是典型的下酒佐粥小靈魂,吃起來非常爽。”

朱勇拿筷子嘗了一顆,表情立馬變得驚訝起來:

“我去,這香味和鮮味結合得可真完美,苔菜是吧?我現在就下單買點,回頭給我們家黛玉露一手。”

說完,他掏出手機,在網購平台上搜到苔菜,直接選擇下單。

雖然跟林旭關系不錯,但公私要分明,自己吃的食材,是絕對不能從店裏拿的,這是朱勇的原則,也是老宋反復交代他的事情。

鄔守業在林記後廚轉了一圈,還指點了幾個廚師,等他再次轉回來,見到了林旭做的苔菜花生米:

“我去,剛剛我還擔心林兄弟會不會做苔菜呢,沒想到這就做出了一道經典下酒小菜,一看就是老寧波人了。”

林旭笑著說道:

“網上看的,隨便琢磨了一下就做了出來,今天這算是班門弄斧了。”

“可千萬別這麽說,我可不是什麽班門,光看這賣相,花生的火候和苔菜的散碎程度,都恰到好處,一般的浙菜師傅可做不到這一點。”

這道菜中,花生不能變色,苔菜不能糊,但這兩者又是溫度稍微一高就失控的,所以別看是一道小菜,但對火候的要求卻非常高。

鄔守業往一個小碟子裏盛了點花生米,跟何寶慶嘗了嘗,都覺得超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