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打工貓也要休假呀!川菜中的頂級湯品——竹蓀肝膏湯!(第3/4頁)

你先等等……尹總廚各種不滿,為什麽又差點跟袁總廚和範總廚打起來呢?

你教我做的大盤雞,跟他倆有什麽關系?

林旭雖然沒在現場,但卻根據老戴平時的作風,腦補出了一出煽風點火的大戲。

釣魚台攪屎棍的名頭可真不是白得的。

走進廚房,謝保民看了看準備的豬肝說道:

“三幅豬肝,勉強夠用了……要再多點會更好。”

林旭有些不解:

“這些豬肝都砸成泥的話,得一盆了吧,才勉強夠用?”

“師弟你有所不知,不是所有豬肝都適合做肝膏湯的,整副豬肝,就子肝的部位適合做,其它的都不太行。”

子肝?

林旭有些詫異,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

謝保民洗洗手,把水盆裏浸泡的豬肝提出來,指著小的那一瓣說道:

“這就是子肝,筋膜少,肉質嫩,最大這一塊因為挨著苦膽,叫苦肝,有時候在飯店吃鹵水豬肝或別的豬肝類菜品,感覺味道苦苦的,就是因為吃到了是苦肝……不過吃苦味的東西對身體好,這個倒不用抗拒。”

原來是這樣,林旭記得上次做熘肝尖時候,也幾乎是從這個部位取材。

當時只知道這塊肝比較嫩,沒想到還有專用名稱呢。

他暗暗記了下來。

戴建利也洗了洗手,見周圍的廚師不太忙,便拍拍手說道:

“原本想在小廚房做的,但既然你們都不忙,就一塊兒來學學吧,萬一以後接觸到高端菜,好歹也有個基本印象。”

說完,他看了看林旭準備好的清湯:

“既然清湯已經準備妥當,那直接從豬肝開始吧。”

用菜刀將子肝割下來,擔心不夠,又特意將苦肝的下半截也切了點兒。

戴建利忙活的時候,謝保民在旁邊說著這道菜選材的竅門。

“這道菜可以用豬肝的子肝,也可以用雞肝、鴨肝、鵝肝,但這裏的鵝肝不能是西餐常見的肥肝,而是正常生長的鵝肝。肥肝油脂太多,只能煎著吃,不能做湯。”

在場的人全都暗暗記著,以後要是碰到類似的菜品,就可以活學活用了。

把要用的肝臟取下來,戴建利沒有立即用刀背砸,而是把這些肝臟放進大盤子裏,接著在上面壓一個盤子,再放幾包食鹽增加重量。

“為了做出來的肝膏口感更好,需要先把肝臟中的水分擠壓一下,免得水分太多,凝結的肝膏得不夠細膩。”

戴建利說完,把盤子放在一邊,拿來一截大蔥,斜刀切成了蔥片,又切了一些姜片。

在正式制作的過程中,蔥姜是沒出場機會的,這些是把豬肝砸成肉泥後,放進去驅除異味增鮮用的。

等正式制作的時候,會挑出去。

也就是說,這些蔥姜純粹是腌料。

除了蔥姜,還需要準備蛋清、澱粉水,竹蓀也需要進行焯水處理,用開水把竹筍本身的鮮香味激發出來,再放進清湯裏一塊兒進行烹制。

戴建利看了看竹蓀的泡發情況,隨即燒了一鍋水,水開的時候將竹蓀撈出來,稍稍攥一下裏面的水分,放進開水中進行焯燙。

他端著浸泡竹蓀的水放在一邊:

“這玩意兒等會兒做菜時可以用,能大幅度增加鮮味,但不能用在肝膏湯裏面,那樣會奪味的。”

鍋裏的竹蓀焯燙一分鐘,撈出來放在盆裏。

這會兒不能過涼,只能自然冷卻。

謝保民提醒道:

“其實要是有嫩竹葉的話,放進燒熱的砂鍋裏,像炒茶葉一樣把竹葉進行殺青處理,蒸肝膏湯時放幾片進去,味道也非常好。”

竹葉還能這麽用?

在場所有廚師都眼前一亮,這點真是沒想到。

老戴補充一句:

“只能用嫩葉子啊,也就是竹葉芽尖的部位,那個部位有植物特有的清鮮味兒,能降低清湯的油膩感。”

不管開水白菜還是雞豆花,雖然用的都是清澈見底的開水清湯,但喝到嘴裏的時候,依然會感覺到淡淡的油膩感。

而加入一點殺過青的嫩竹葉,這一絲油膩感也會蕩然無存,同時還會增添一點淡淡的竹葉鮮,讓湯品更上一層樓。

忙完這些,老戴將壓著的豬肝拿出來,盤底明顯有一層水出現,這是豬肝裏的水分被壓了出來。

他對林旭說道:

“正常來講,壓半小時就行,不過今天這豬肝挺嫩的,就少壓一會兒,防止壓碎了沒法收場。”

用廚房紙把表面的水分擦幹,戴建利拿了一把刀背比較厚的菜刀,開始砸豬肝。

林旭見狀,也有樣學樣的跟著做了起來。

這一步倒是很簡單,尤其是前兩天做蒸鹿尾有過砸豬肝的經驗,林旭砸得又快又好,在砸的過程中,還跟圍觀的員工們講了一下砸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