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跟小孩兒坐一桌吃飯什麽感受?沈佳悅:完全搶不到!(第3/4頁)

除了饅頭就是面條,至於大米,過去都是偶爾吃一頓調劑生活的。

也就最近幾年,吃米的人才逐漸多了起來。

早些年,張春生跟村裏的人去南方打工,因為吃不慣米飯,總覺得吃不飽,一個月瘦了十來斤。

回家後拿著現蒸的大饅頭一口氣吃了好幾個,這才滿足了。

林旭跟沈佳悅坐的那張桌上,每個人都捧著一大碗米飯,美滋滋的吃著桌上的菜品。

陳少康夾起一塊羊腿肉認真嘗了嘗:

“感覺這樣肉跟表哥上次做的不一樣啊。”

小勛說道:

“上次是山羊肉,這次是綿羊肉。”

“綿羊肉更好吃嗎?”

“過去不覺得,現在看來,確實是綿羊肉更好吃。”

小蕾看著林旭好奇的問道:

“為什麽咱們這邊的人都說山羊肉好吃,綿羊肉不好吃呢?”

林旭想了想說道:

“可能是咱本地的綿羊肉不好吃吧,聽說過去有養綿羊的,但膻味太重,所以就淘汰養山羊了。”

除了這種刻板印象之外,最大的原因還是各地人那濃郁的故鄉情結。

覺得自己家鄉的是最好的,外地的都不行。

尤其是羊肉,全國各地的人都覺得自己本地的羊肉最好吃,同時也吃不慣其它外地羊,哪怕灘羊錫盟羊阿爾泰羊等品種呢,也固執的覺得沒家鄉的羊好吃。

林旭倒沒這種情結,好吃就是好吃。

人家那些羊的生長環境都不一樣,硬要比品質,這不是沒事找事嘛?

比不過羊肉品質就別比,跟他們比小麥產量不就行了嘛。

“旭寶,下午咱幹嘛?”

林旭想了想說道:

“我準備把漁網下進水庫裏,捕撈點小魚,給墩墩烤點魚幹,它最近天天吃肉,帶的鵪鶉凍幹也已經吃完,是時候吃點小魚幹了。”

下午估計親戚們又要去挖野菜,這成了親戚們的固定項目。

大過年的,大魚大肉吃多了,來點水靈靈的野菜,確實很舒服。

不過林旭就不去了,他準備把漁網下進去,再拍點視頻,趁著山上的雪還沒化完,多拍點雪景素材。

至於明天,教二姑夫做火焰醉鵝、醬油鴨、鹽水鴨、香米鴨,一整天的教學任務,另外還要抽時間,把家裏的南瓜和紅薯拿出來。

做點南瓜幹和紅薯幹,剩下的全都熬成南瓜糖和紅薯糖。

糖的做法挺簡單,跟秋梨膏的做法一樣,都是先粉碎再熬煮,最後過濾出湯汁熬成糖漿。

至於那些過濾出來的殘渣也不用扔,可以加點面和糖,烤成酥餅。

只要用心,將這些食材做成美味還是沒問題的。

明天過後,就該啟程回去了。

春節回家十天,原本想好好玩玩好好歇歇,但實際上根本沒多少空閑時間。

林旭將一塊外面煎得焦黃的羊腿肉送進嘴裏,一邊慢慢啃著,一邊感嘆時間過得真快。

上學時總覺得寒暑假比較漫長,每天在家敞開了玩遊戲都沒事,但回來這十來天,沈佳悅的PS5甚至都沒從行李箱中拿出來,更別說玩遊戲了。

不過生活嘛,咋能一直安心享樂呢?

想到這裏,林旭扭臉對張春生說道:

“春生舅,明天來的時候捎幾只鵝和鴨子吧,我教二姑夫做點吃的,順便做一頓景區的開工宴。”

火焰醉鵝的味道自不必說,哪怕這幾天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應該也會被吸引住。

張春生答應一聲:

“行,正好今天破五,明天可以做生意,我一早就去買。”

過去不破五不做生意,現在雖然大部分地方沒這種規矩了,但在農村,這種習慣還依然保留著。

林旭答應一聲,繼續吃飯。

飯後,他和石文明把廚房收拾一下,將剩下的鹽水鴨一家打包了一只。

人家帶著禮物來走親戚,按理說是需要回禮的。

林旭覺得什麽禮物都沒有這鹽水鴨來得實在,反正這玩意兒做好當天就得吃了,一旦剩了味道就變差。

收拾完廚房,親戚們果然興致勃勃開車去挖野菜。

剩下石文明賈興旺和張春生等人,商量著明天開工後的工作計劃。

春節假期按理說是旅遊旺季,但因為山上的建設還剩下一些收尾工作,穩妥起見,今年景區關閉了。

明天開始上班後,要抓緊時間把收尾工作做完,早點開門做生意。

林旭來到水庫邊,和陳美亮開著小船在西岸蘆葦塘中下了一些漁網,然後開車,和沈佳悅用航拍器拍了不少視頻素材。

等回頭景區重新開業時,剪輯一下就可以發出來幫家裏招攬顧客。

“哇,才發現龍首峰後面好漂亮,這座山太適合開發景區了。”

沈佳悅看著航拍器上傳來的視頻畫面,換一個角度看景區,居然有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