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人人都會做的香煎鵝肝!這也太殘……饞人了吧?(第3/4頁)

雖然錄制節目的次數不多,但身為年輕人的齊思明很容易就掌握了節目,甚至還故意把全網皆知的鬥氣和下戰書說成寵粉福利,從開頭就給這場爭鬥定了調子。

站在中間的林旭笑著說道:

“我其實不擅長做西餐,盡量力求不翻車吧。”

工作台已經擺上了今天要用的食材和配料,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中間盤子裏擺著的碩大鵝肝。

這鵝肝的個頭堪比一只雞了,整體白皙,仿佛一大塊凝固在一起的白色脂肪。

看著這鵝肝,林旭不自覺就想起了人的脂肪肝,回頭可得注意飲食鍛煉身體,要是自己的肝臟也滿是脂肪,那多可怕啊!

“這鵝肝是冰鮮,已經處理妥當,可以直接烹制。”

邱振華端著鵝肝介紹道。

過去做鵝肝,需要先浸泡去血,還要小心切掉鵝肝上的一些筋膜,這樣鵝肝吃起來才會有冰淇淋的那種質感。

不過現在,隨著工業化技術的引進,鵝肝基本上在屠宰場就做好了處理,不用再二次加工。

這樣的低門檻,讓鵝肝逐漸成了大眾食材。

林旭把要用的食材全都介紹一遍,接著拿起準備好的酸梅醬說道:

“吃鵝肝離不開醬汁,先教大家把醬汁做出來,然後咱再煎鵝肝。”

鵝肝的醬汁很寬泛,基本上只要是酸酸甜甜中稍稍透一點鹹味的,都可以配鵝肝。

他架上熬醬汁用的小湯鍋,將準備好的酸梅醬倒進去,再加入大半碗紅酒,開火進行熬制。

紅酒是鵝肝烹飪中必不可少的配料,不僅能增加鵝肝的酒香味,同時也能讓鵝肝吃起來更軟嫩細膩。

把酸梅醬熬制一下,用勺子反復攪動。

等紅酒的氣味揮發得差不多時,往鍋裏放入一點點大粒海鹽和一小勺白糖。

再次攪拌均勻,用漏勺打出酸梅的果核,繼續熬煮到粘稠,倒進一個玻璃碗中備用。

接著林旭把青蘋果去核,切成八毫米左右的厚片,又準備了幾片面包,最後將那塊鵝肝拿過來放在案板上,開始分解。

鵝肝的分解比較講究,不能太用力的切,那樣會破壞鵝肝原本細膩的質地。

得用薄片刀來切,切的時候還要把刀用開水燙一下,利用刀身上的溫度把鵝肝切開,或者說叫化開。

這會兒的鵝肝不管觸感還是質感,都像是剛剛凍硬的奶油。

用手稍微碰觸一下,表面就有融化的跡象。

所以專業的人切鵝肝,甚至還會特意把手往冰水中蘸一下,降低手的溫度,以此來避免鵝肝融化。

不過林旭沒這麽做。

他覺得美食可以有儀式感,但不能被儀式感綁架。

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把鵝肝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一厘米厚的片,切好放進一邊的盤子裏。

鵝肝切好,林旭又拿來一個齊思明做的手工面包,同樣切成一厘米厚的片。

一切準備就緒,架上平底鍋,鍋裏放入黃油,燒熱將面包片和蘋果片放進去,開始煎制。

“面包是鵝肝的黃金搭档,尤其是煎鵝肝,不管怎麽做,最後在盤中墊底的,都能見到面包的身影。”

林旭煎面包時,齊思明在旁邊講解著步驟。

邱振濤笑著說道:

“鵝肝有很強的油膩感,單吃容易膩,而且煎後很容易有油脂滲出,如果直接放在盤子裏,會影響菜品的美觀程度……所以底下墊一塊面包,就能完美解決這兩個問題。”

說完,他像老師考試學生一樣問道:

“思明,你知道放蘋果的目的嗎?”

齊思明張了張嘴:

“去膩用的?”

“不光去膩,還能增加口感,西餐中做鵝肝時,一般都會把食材疊壓起來,普通飯店和廚師會疊兩層,就是鵝肝和面包,再淋上點醬汁。高端點的會疊加三層,其中一層就是水果,而且水果絕大多數都是蘋果或者菠蘿。”

把食材疊壓起來,口感也會變得多種多樣。

比如鵝肝,最上面是煎蘋果的酸甜清爽,中間是鵝肝的入口即化,下面是口感香酥的面包片。

一口下去,光三種食材搭配在一起的絕妙口感,就足夠讓人驚呼一聲美味了。

林旭把面包和蘋果片煎到兩面焦黃時盛出來。

面包片每個盤子擺一片,而蘋果片則放在一邊。

接著他將平底鍋清洗幹凈,重新放在灶上,開中火燒著。

趁這個功夫,他將面包糠用料理機打碎倒進一個小盆裏,再把切好的鵝肝放進去,兩面沾上面包糠後,平底鍋也已經燒熱。

把沾著面包糠的鵝肝放進去,用中火進行煎制。

齊思明看得有些意外:

“這是什麽意思?還要裹面包糠?”

邱振華沒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