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一直默默無聞的牛闖,居然做出了卓越級的黃米棗糕!(第3/4頁)

林旭又問道:

“黃米棗糕就這麽多嗎?還有沒有?”

“有的,蒸櫃裏還有一籠屜呢……之前做好幾個,我們嘗了嘗覺得不錯,才多做了一些,想讓大家都嘗嘗。”

“等會兒給我用餐盒打包一些,我給家裏的長輩送點。”

“好,沒問題,我這就去打包。”

牛闖一聽就要去廚房打包,不過被林旭給攔住了:

“不著急,你先吃飯吧,這些肉涼了沒法吃,吃完飯再說,不著急。”

大黃米做成的棗糕,沈老太太應該會很喜歡,等會兒開車去給她老人家送點。

不過這東西黏性大,不能多吃,一頓吃一個就行。

到時候交代奶奶凍起來,一次蒸一個。

按照牛闖的做法,這棗糕應該是越蒸越好吃的。

兩人對話時,魏乾莊一舟朱勇秦偉等人也都從筐裏拿起黃米棗糕吃著,都覺得不錯,可以在店裏上新。

正好也能彌補店裏沒有粗糧類點心的短板。

飯後,吃撐了的舒雲打算趁著顧客還沒來,先順樓梯上下幾趟,活動一下身體。

吃肉吃多了的曾曉琪和陳燕,準備去打網球。

至於竇雯靜,則是準備回公司,樓下新開了個健身會所,她打算去鍛煉一下身體,然後上樓把今天的工作做完。

一行人全都離開後,沈佳悅好奇的問道:

“旭寶,咱們去哪?”

“去看奶奶,剛剛牛闖做的黃米棗糕不錯,我打算去給奶奶送點,姥姥喜不喜歡吃這種黃米做的點心?喜歡的話咱一塊兒去送。”

“好啊好啊,那咱們就帶著墩墩走親戚吧,正好今天的視頻已經做完上傳,你不也沒啥事兒嘛。”

小兩口一商量,戴上打包好的黃米棗糕和面點部一些不對外出售的點心,又去鹵品部打包了一些鹵味。

姥爺韓濟同晚上喜歡小酌兩杯,正好給他當下酒菜。

一切準備妥當,兩人帶著墩墩開車離開。

先去南三環,把黃米棗糕給沈老太太送去,接著開車來到東單附近,拐到一條胡同中,七繞八繞的,總算到了韓家的四合院門外。

下車時,韓濟同和韓老太太來到門口,見到外孫女和外孫女婿,眉眼中滿是笑意:

“好孩子,歡迎歡迎。”

見到墩墩,韓老太太趕緊走過來抱在懷中:

“我的小寶貝冷不冷?聽說你最近給自個兒掙了好多錢是不是?真是厲害,等會兒太姥姥帶你在家裏轉轉。”

墩墩其實跟著林旭沈佳悅來過幾次,但每次都匆匆走人,沒停留太久。

所以到現在,別說墩墩了,連林旭對這處院落都挺陌生。

把車裏的東西全都拿出來,一行人走進了看起來有些不起眼的院門,走進去有影壁墻,然後一拐彎,才能看到整個院子。

跟沈老太太那個用大雜院改造的四合院不同,韓家這個是正經八百的燕京四合院,前帶院後有園,各種房屋的功能齊全。

院子裏一圈房子都有連廊,院中有假山,有汩汩的人造泉水。

該說不說,這院子是真不錯。

怪不得當時韓家人看不上老丈人呢,換做是自己,發現嬌生慣養的閨女跟一個擺攤的窮小子好上,估計也會氣得暴跳如雷。

好在沈國富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韓淑珍沒看走眼。

“舅舅和舅媽他們呢?”

“你舅舅今晚有台大手術,估計淩晨才能回來,你舅媽晚上要值行政班,也回不來,正跟你姥爺念叨家裏冷清呢,就接到你們的電話了。”

韓淑珍姐弟四個,大姐二姐三弟四妹,上次林旭見過的韓書禹排行老三,韓淑珍是最小的女兒,排行老四。

來到餐廳後,林旭才發現兩位老人正在吃飯。

林旭把帶來的黃米棗糕拿出來說道:

“我們店裏的員工自己做的粗糧,是用整粒的大黃米和整顆的紅棗蒸的,姥爺姥姥,您兩位嘗嘗,看喜不喜歡,要是喜歡,我們多琢磨點粗糧點心。”

現代人營養過剩,三高普遍,尤其是老年人,所以要適當吃點粗糧進行調節。

韓濟同一看,當即從餐盒中拿起一個:

“92年那會兒,我去西安參加一次醫學研討會,曾經吃過這種黃米棗糕,打那就沒再吃過,平時遇不到,也沒心思專門找著吃……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就過了三十年。”

韓老太太笑了笑:

“可不嘛,你還往家裏帶了一些,回家在鍋裏蒸了半小時,淑珍那會兒剛準備考醫學院,忙著復習,吃飯時候急了點,被大黃米燙了嘴……當時咱家老太太還在世,笑淑珍饞嘴丫頭嫁不遠,最後跟國富好上,確實沒嫁多遠,三環都沒出……”

沈佳悅笑嘻嘻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