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既然老婆餅裏沒老婆,那麽滾打滾裏沒驢也能理解吧?(第3/4頁)

“不錯,這味兒很棒,真沒想到鹹味的糍粑居然也能這麽好吃。”

糍粑的外皮焦香,裏面的梅幹菜因為二次加熱的緣故,香味更加濃郁,火腿丁的油脂也被煎了出來,吃起來又香又過癮。

吃兩口糍粑,再捧著碗來上一口美味的青菜粥。

呼……過癮!

沈佳悅吃完一個,隨即又夾起一個糍粑咬了一大口:

“真好吃,感覺比甜味的還過癮呢。”

韓淑珍瞥了她一眼:

“那是你昨晚吃甜的吃多了吧?”

“才沒有呢,我就吃了倆,聽我爸說,某人吃了四個呢。”

一旁的沈國富趕緊說道:

“亂說什麽呢?趕緊吃飯,小孩子家家,盡會胡說八道。”

韓淑珍似笑非笑的看了自己老公一眼。

居然在背後偷偷嫌我吃得多,今晚下班回家再收拾你,閨女早上折騰我的這套燃脂操,我得原封不動的帶你跳!

這眼神看得沈國富一哆嗦。

有種“吾命休矣”的感覺。

唉,終究是被自家這個黑心棉給害了啊!

飯後,大家各自開車去上班。

林旭帶著墩墩和沈佳悅回到店裏。

剛進門,舒雲就問道:

“昨晚評論區怎麽就爆發甜鹹大戰了?”

林旭無奈的說道:

“不要低估樂樂煽風點火的能力,這丫頭還是作業太少了,弄得今天我還得重新做一道菜收場。”

不過上午沒時間做菜,他得先把驢打滾和其它一些紅豆沙餡的甜品做出來,免得錯過任務時間。

來到樓上,車仔說道:

“老板,糯米泡好了,大黃米、黃豆也都泡上了,這就開始吧?”

林旭把手中提著的紅豆沙餡放在廚房的工作台上:

“開始!”

今天不光要做紅豆沙新品,同時也要把店裏需要新增的點心種類選好。

原本紅豆沙糍粑就不錯,但這畢竟不是南方,吃糍粑的人不多,相對來說,還是要考慮北方人的飲食習慣。

只有這樣,店裏的生意才能好。

要梗著脖子非得跟顧客對著幹,店裏的生意自然不會太好。

泡透的糯米用擀面杖碾碎,接著放進抹了油的托盤中,擺到蒸櫃裏進行蒸制。

而黃豆則是在無油無水的鍋裏慢慢焙熟焙香。

黃豆已經泡透,稍稍有些漲發,剛開始炒的時候會有水汽產生,不過沒事,接著翻炒就是了。

只要黃豆表面不糊就沒事。

黃豆炒香,晾涼用研磨機磨成豆粉,過濾後再用不粘鍋炒一下,將黃豆的香味重新炒出來。

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讓香味更加濃郁,同時也可以防止一些豆粉沒有熟透,吃進肚子裏造成脹氣的情況發生。

再次炒香,按照每400克黃豆粉加入150克糖粉的比例,往豆粉中加入糖粉,並攪拌均勻。

攪拌時候,糖粉會把黃豆的香味完全烘托出來。

拌黃豆粉時,不能放白砂糖,因為白砂糖不容易融化,吃起來會影響口感,也不能放水分過多的綿白糖,否則黃豆粉會黏成團。

唯一能放的就是細砂糖和糖粉,這兩者不影響口感,反而會還會增加甜香味。

黃豆粉做好,鍋裏的糯米也蒸得差不多了。

林旭拿一塊幹凈的白布,用水打濕放在工作台上,接著打開蒸櫃,將滿是米香味的糯米端出來。

這些米碾碎的時候看著滿是顆粒,但蒸透就看不出來了,就覺得是個表面粗糙的面團。

將蒸盤倒扣在濕布上,小心把糯米團倒出來。

接著用濕布壓著糯米疊壓起來,疊壓後再用拳頭搡搗。

這其實跟打年糕有些相似,都是把蒸熟的糯米通過反復疊壓和搡搗,讓糯米更細膩,更潤滑。

相對來說,這種方法比打年糕方便一些。

林旭之所以沒用成品糯米粉,是因為現在很多糯米粉都是機器磨成來的,這會讓糯米團失去活性。

而蒸糯米的傳統方式,雖然麻煩了一些,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糯米的香味。

這一步比較繁瑣,糯米團很燙,同時布上的水分也容易被吸收,所以要不時往上面淋水,防止布被沾上。

反復疊壓搡搗無數次,糯米團終於變得光滑細膩起來。

林旭將做甜品的大案板擺在工作台上,撒上一層拌了糖粉的黃豆粉,將糯米團放上去。

放上後再撒一層黃豆粉,接著用擀面杖將糯米團擀開。

擀的時候要隨時撒黃豆粉,防止糯米團粘在案板或者擀面杖上。

擀成半厘米的薄片,將昨晚做好的紅豆沙餡拿過來,用鏟刀均勻的塗抹在面片上。

抹好小心的卷起來,做成花卷的樣子。

最後用薄片的甜品刀快速切斷。

從橫截面來看,黃色的黃豆粉、紅色的紅豆沙以及白色的糯米面交相輝映,三色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