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搬家!青椒釀豬肉,美味下飯吃不夠!(第3/4頁)

“辛苦啥,看了這套房子,我現在渾身用不完的勁兒。”

陳美娟滿臉興奮,對新房非常滿意。

咱老林家居然在京城有了一套帶空中花園的頂層復式,真是讓人看不夠。

回到店裏,她洗洗手,來到林旭平時錄制視頻的小廚房,準備做兒媳婦想吃的青椒釀肉。

這是一道地道的中原菜,不過隨著人口遷徙,青椒釀肉已經被帶到了全國各地,比如從中原遷徙出去的客家人,就擅長做各種釀。

林旭幫陳美娟拿來了要用的青椒、豬肉餡、玉米澱粉、以及蔥姜等食材。

做青椒釀肉用的青椒不能太粗,粗了塞肉餡太多,不容易炸透。

同時也不能太嫩,太嫩的青椒受熱容易爛,得選那種長得稍稍發黃的,這樣的辣椒相對老一點,但耐炸耐煎,辣度適中,口感和味道都非常不錯。

青椒從尾部切開,將蒂部扔掉不要,隨即將辣椒切成六七厘米長的段。

切好用筷子將裏面的辣椒籽和瓤捅出來。

這樣,青椒的改刀就算是完成了。

接著開始調肉餡。

把準備好的五花肉餡放到盆裏,放入一小勺食鹽、一小勺胡椒粉,一點點生抽,小半碗蔥姜水。

再放入一個蛋清,一小勺芝麻香油。

全部放進去用手攪拌,把調料拌開,同時讓肉餡起膠上勁兒。

“過去在家做,都是蔥姜末往肉中一倒,沒那麽講究,既然悅悅不喜歡肉餡中有姜,那就用蔥姜水。”

有蔥姜水的存在,肉餡變得很稀。

但攪著攪著,肥肉中的膠質就出來了,水分逐漸被吸收,盆裏的肉餡越來越粘稠。

等到粘手時,停下來,趁著這股子黏勁兒,開始往青椒中填餡。

“我看老家飯店裏做這道菜,現在都用裱花袋往裏面裝了,現在的廚師真是與時俱進,裱花袋確實比筷子往裏面填方便。”

林旭閑著沒事,拿著青椒段也開始填餡了。

陳美娟很喜歡這種母子倆一起動手的氛圍,這讓她有種過年的感覺。

店裏生意這麽好,也不知道兒子能不能回去過年,其實不光老人喜歡團圓,當父母的,哪個不喜歡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呢。

林旭填滿一頭後開始填另一頭,邊忙活邊說道:

“明天下午要是不忙,在新家包頓餃子吧?”

“我兒子想吃餃子了?不用等晚上,明兒一早媽就給你包好,不就是早起一會兒的事嘛,簡單。”

說完她看了眼林旭填的餡,認真提醒道:

“多塞點,肉餡熟了會收縮,填得少了會從辣椒中滾出來,中間空點不要緊,但兩頭要填滿。”

填好餡的辣椒段整齊的擺放在盤子裏。

今天吃飯的人多,娘倆兒準備了好幾盤,讓店裏的員工也都嘗嘗。

所有餡全都用完,林旭架上炒鍋,鍋裏倒油,準備炸制。

而陳美娟則是拿了個空盤子,裏面倒入一些玉米澱粉。

等油溫五成熱時,拿著辣椒段在玉米澱粉上蘸一下,輕輕抖動,把多余的澱粉抖落下來,接著再將另一頭也在澱粉中蘸一下,隨即丟進油鍋中。

剛入鍋時不能翻動,要炸一會兒,讓青椒兩頭的肉餡定型,這會兒再用勺子輕輕推一下,讓辣椒受熱均勻。

炸青椒段油溫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炸糊。

一般情況下,五成熱正好。

炸到兩頭的澱粉顏色金黃,同時辣椒表面有密集小泡時,就差不多已經炸好,用漏勺小心的撈出來,開始炸下一鍋。

全都炸好,需要重新回鍋燴一下,這樣味道更好,吃起來也更下飯。

林旭見青椒段有點多,便說道:

“媽,這種專業灶頭你可能用不慣,這一步還是我來吧。”

他換上大號炒鍋,先滑鍋,隨即往鍋底倒入一點花生油,油熱後加入準備好的蔥姜絲和配色用的小米辣。

煸炒出香味兒,倒入兩碗豬骨高湯。

其實這一步直接加清水就好,但為了味道更好,林旭直接小小升級了一下。

高湯入鍋,依次往鍋裏放入白糖、老抽、一點點蠔油、熬煮開,將炸好的青椒段全都倒進鍋裏。

翻炒幾下,隨即蓋上鍋蓋,燜兩分鐘。

兩分鐘過後,青椒已經變得軟踏踏的,同時一股好聞的香辣味從鍋裏飄散而出。

“我兒子手藝真好。”

陳美娟忍不住誇了一句。

林旭拍了老媽一記馬屁:

“是您教得好。”

這會兒鍋底湯汁已經不多,他舀起半勺澱粉水,均勻的潑到鍋裏,再次翻炒兩下,淋入一點料油,這道菜就做好了。

依次盛到幾個盤裏,往自己餐桌上端一份,剩下的全給了車仔,讓他給員工們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