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節日來臨,外地的網友組團進京打卡!大草原上的偶遇!(第3/4頁)

兩天後,國慶假期正式來臨。

沈國富兩口子一大早就帶上準備好的行李和禮物,坐著林旭的車去高鐵站,打算乘坐高鐵去往殷州。

殷州是京廣線上的必經之路,坐車很容易。

在高鐵站,看著嶽父嶽母走進商務座的貴賓廳,林旭和沈寶寶這才開車回去。

“我等會兒要回去再睡一覺,困死我了……”

沈寶寶昨晚為了通過羊了個羊第二關,苦心鉆研到淩晨兩點,最終她選擇放棄這款致郁遊戲,準備以後只玩保衛蘿蔔,再也不碰這種網紅遊戲了。

“旭寶你準備幹嘛?”

“我準備做點燒雞出來,徐師傅已經把夾層鍋給我騰好了,先試試,好吃了就開始在店裏賣。”

好吃是絕對好吃的,畢竟是完美級技法。

之所以今天就做,一來是答應粉絲們了,二來是測試一下大號夾層鍋一次能做多少只燒雞,以後備菜心裏就有譜了。

“燒雞?是那種撕著吃的燒雞嗎?”

“對,你想吃的話估計下午能吃到,中午是趕不上了,因為燒雞要在鹵湯裏燜好幾個小時,這樣才能做到皮酥肉爛。”

聽到林旭要做燒雞,沈寶寶原本不準備睡了,但一聽下午才能吃到,困意再次襲來。

“那中午我們吃什麽呀?”

“椒麻雞!”

今天氣溫回升,太陽又有了毒辣的感覺,再加上這兩天吃多了板栗,是時候來點爽口的椒麻雞調整一下胃口了。

唔?椒麻雞?

某個瞌睡寶寶再次精神一震:

“是西北那種把雞肉撕開做成的椒麻雞嗎?”

“對,不過椒麻雞不屬於涼拌,應該叫溫拌,因為拌椒麻雞的湯汁不能太涼,要溫溫的才好吃。”

這道菜很有意思,雞肉要徹底涼透,讓口感變得更加勁道耐嚼。

但料汁卻不能太涼,溫溫的最好,這樣麻味才更加濃郁,吃到嘴裏的才更香。

“我記得上學時你就喜歡吃椒麻雞是吧?”

“是啊,我是咱學校西北菜窗口的常客,吃完椒麻雞再拌點褲帶面,美滋滋。”

“那我也要這麽吃,跟你一塊兒吃。”

“好的。”

回到店裏,沈寶寶打著哈欠回後面小區睡大覺,林旭則走進店裏,把車鑰匙放在前台,順便揉了下墩墩的腦袋,這才大步來到鹵品部。

鹵品部的工作台上擺滿了各種收拾過的整雞,這些就是今天做燒雞用的食材。

“一共兩百只,全都收拾幹凈,並剁掉了趾甲。”

徐新華擦擦腦門上的汗,雖然覺得老板做燒雞的決定有些突兀,但能讓鹵品部增加收益,他是樂見其成的。

林旭說道:

“那我就開始調麥芽糖水了。”

燒雞是一種先炸再鹵的菜品。

為了達到雞皮紅潤的的要求,在炸制之前需要在麥芽糖調好的水中泡一下,讓表面掛滿麥芽糖,這樣雞炸出來顏色會更加紅潤,做出來的燒雞會更加美觀。

麥芽糖水好調,取一盆溫水,水中放入麥芽糖攪拌均勻,再放一丟丟小蘇打就行。

小蘇打能讓雞皮更酥,這樣炸好之後的燒雞泡進鹵湯中,雞皮會變得更加美觀。

麥芽糖水調好後,不能立即把雞放進去浸泡,得先將雞整一下,將雞爪折進雞的腹腔中,而雞翅則塞進雞脖子中。

這樣能有效節省鹵湯鍋裏的空間。

同時也能防止肉比較少的翅尖、雞爪等部位煮爛,影響成品的賣相。

而且把雞腿雞翅這麽一折,整只雞看起來就像個元寶一樣,不僅賣相好,寓意也好。

林旭三兩下把一只雞折好,沖徐新華說道:

“你們開始折吧,這樣折好了放進麥芽糖水中浸泡一會兒,泡好了撈出來過油炸,我先把鹵湯弄好。”

鹵燒雞用的雞湯和鹵虎皮雞爪的湯很相似,唯一的區別就是鹵燒雞用糖少。

燒雞要求味道鹹鮮稍有回甘,而虎皮雞爪幾乎能吃出甜味,所以要將糖的量減少,另外要增加八角、白芷等調味品的量,讓燒雞吃到八角的香味。

除了這些之外,湯底依然要選用豬骨高湯,用高湯打底,做出來的燒雞口感更加油潤,香味也更濃。

要換成清水,肉的口感就會柴很多。

第一次做鹵湯,香料的用量要比正常量高兩到三倍。

林旭把所有香料放在一起,足足有一盆了。

用清水把這盆香料清洗後浸泡一下,隨後放入夾層鍋中,這會兒夾層鍋裏已經放了大半鍋豬骨高湯,香味濃郁。

下入香料後,再放入一小筐幹辣椒和兩包食鹽。

接著,開始熬煮。

想要鹵湯好,就得先把鹵湯的香味給熬出來,熬的時候還要放豬油、蔥油、生姜汁增加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