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一道用石頭做成的極品美味——石烹茼蒿!(第2/4頁)

因為顧客們的熱情度實在是太高了。

有請病假的,有謊稱出來見客戶的,還有拉公司領導一塊兒下水的。

為了能在中午吃到美味的老家炒面,他們真是用盡了手段。

“準備吃午飯吧,中午可能是一場惡戰,大家要盡量多吃點,別忙半截開始餓肚子了。”

今天的午飯就是魏乾做的炒面。

他足足做了一大盆,看起來像是燜面,但當員工們盛一碗嘗到之後,才發現比燜面好吃。

大家正吃著,謝保民來到了店裏。

所有人都看過來,想知道那些石頭的用法。

“都想學是吧?那來吧,我給伱們做一遍看看。”

謝保民也沒藏私,見大家感興趣,甚至還挺好奇,便主動邀請大家來廚房一塊兒學習。

“這些鵝卵石是上次去西山玩,在一條小溪裏撿的,撿回來後清洗了好多遍,也用了幾次,挺好用的。”

之所以把石頭帶過來,是因為他愛人蘇佩佩所在的學校,今天去海澱中學交流。

海澱中學距離這裏一步之遙,所以便打算來店裏吃午飯,順便感受一下林記美食午高峰時的盛況。

媳婦兒來吃飯,老公自然要勤快點兒了。

謝保民把石頭帶過來,準備在這裏做一道媳婦兒最近吃上癮的菜,順便也教教林旭石烹的技法。

嗯,師父不在,他這個當師兄的就得代師授課了。

這樣才能完成師父臨走前的交代,把師弟的廚藝提上來。

有了一定烹飪功底,才能學習師父那些比較高端的菜品。

“有茼蒿嗎?要嫩一點的。”

來到廚房,謝保民便吩咐起來。

他今天要做的這道菜名叫石烹茼蒿,就是用石頭把茼蒿烹熟,味道鮮香,滋味雋永,不管下飯還是下酒都是一絕。

很快,車仔就端來了一筐洗凈的茼蒿。

謝保民看了看,隨手將幾根稍稍有些老的茼蒿莖掐掉,然後說道:

“找個幹凈的陶瓷盆,能放在灶上燒的那種。”

這就要開始了是麽?

朱勇趕緊拿了一個做湯用的白瓷盆送了過來。

謝保民檢查一遍,點頭說道:

“不錯,做這道菜必須要用純陶瓷的,不然容易崩開。”

他用廚房紙把盆裏裏外外的水分全都擦幹凈,隨即放灶上,開小火,對空盆開始加熱。

接著在旁邊灶上架上炒鍋,鍋裏加水,然後將石頭倒進去開始焯水。

“用石頭做菜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地比較細密的鵝卵石,個頭不要太大,大概比雞蛋略小點就行,要是有白色鵝卵石,就選白色的。”

魏乾好奇的問道:

“為什麽選白色啊謝總廚,是因為白色更耐高溫嗎?”

“不是,是更漂亮。”

周圍的人份一陣大喘氣,還以為是什麽了不得的訣竅法門呢,不過白色石頭做菜確實有顏值方面的加成。

林旭覺得這道菜倒是可以學一下,說不定回頭還能成為店裏的熱銷菜品呢。

除了石烹的技法比較別致和吸引人之外,最主要的是,食材是比較健康和對人體非常有益的茼蒿。

在古代,茼蒿可是貢品,只有宮裏能吃。

所以這道菜也叫皇帝菜。

現代培植技術讓茼蒿的口感更嫩,味道更好,而烹制方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今天謝保民做的石烹茼蒿,就是茼蒿的創新做法。

“用石頭做菜前,每一次都要焯水,因為接下來要放入油鍋裏,通過高溫熱油加熱石頭,所以石頭表面一定要幹凈,否則會讓鍋裏的熱油有糊味的。”

哦?

要把石頭放在鍋裏炸?

這道菜真是刷新了大家的認知。

沒有備菜,沒有調味,上來就是燒陶瓷盆,燒上後這邊開始給石頭焯水,接下來還有炸制的過程。

這簡直處處違反後廚做菜的流程和規則。

謝保民是個不喜歡講太深的人,他沒有多解釋,而是站在灶台前,靜靜的等著鍋裏的水燒開。

這一幕看得很滑稽,明明是一堆石頭,卻像是做肉類菜品一樣,先焯水,再炸制。

而且焯水還挺有講究。

大家看到謝保民居然在撇浮沫。

水開後又煮了幾分鐘,確定石頭已經幹凈後,倒出來控水。

把炒鍋洗一下,重新燒幹水分,接著往鍋裏倒入一些炸過幾次東西剩下的乏油。

這種乏油也叫廢油,是不能直接做菜的油脂,不過可以給鹹魚過油,也可以炸豬腰子等腥臊味比較重的食材,算是廢物利用。

把這些乏油倒進鍋裏後,大火燒到五成熱。

雖然是炸石頭,但油溫也不能太高,免得溫差太大導致石頭開裂。

這會兒石頭表面有水分,所以下入鍋裏後,油脂劇烈的沸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