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道讓師兄破防的菜——燒茄子!(第3/4頁)

特別是這道菜的裏的湯汁,拌米飯那叫一個香。

林旭沒想到居然是這道菜。

他笑著說道:

“你別說師兄,我上大學時候就特別喜歡吃燒茄子,拌米飯無敵了,能與之媲美的,也就肉末茄子或者鹹魚茄子煲之類的菜了。”

謝保民一聽就更來勁了:

“那等會兒做出來你幫我把把關,看有沒有學校食堂的好吃,今兒我跟這道菜卯上了,不超過學校大廚我明兒就辭職找個中學上班去。”

嘖嘖嘖……

看把師兄給氣得,這是破大防了啊。

林旭笑著說道:

“孩子一句話而已,你幹嘛置這種氣呢?”

他一邊安慰師兄一邊做好了偷師的準備。

嗯,手裏還有一張卓越級烹飪學習卡沒用呢,既然師兄要做這道經典下飯菜燒茄子,那就學到手吧。

回頭新店裝修好開業後。

說不定這道菜就成店裏的招牌菜之一了。

畢竟燒茄子與地三鮮等菜品一直都是家常菜館的必點菜品。

這道菜好像在各地都能見到。

不過在做法上略有不同,比如炸完茄子炒料頭的時候,有的地方放番茄醬,有的地方放黃豆醬,甚至還有放豆瓣醬甚至不放醬的做法。

除了這一點之外,其他做法都大同小異。

幾乎都是把油炸過的茄塊放在鍋裏燴一下,讓茄子吸滿酸甜中夾雜著醬香或許鹹鮮的湯汁,然後出鍋就行了。

吃的時候往米飯上一蓋,或者把湯汁往米飯上一澆,食欲撓的一下就被提了起來。

謝保民在準備食材的時候嘴裏還在不斷的碎碎念。

顯然,這道家常菜讓他這位國宴大師心態有些失衡。

茄子清洗一下後,他剛要給茄子去皮,林旭便說道:

“學校食堂做這道菜是不去皮的,要不你也試試不去皮的做法?”

“是嗎?那我正好省事兒了。”

謝保民這會兒一心想向兒子證明自己的廚藝比學校大廚強,一聽說學校大廚不去皮,也立馬選擇這樣做。

把茄子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滾刀塊。

所謂滾刀塊兒就是一邊切,一邊滾動食材,讓刀一直從上一刀切開的斷面切下去,這樣做出來的塊美觀好熟,而且棱角比較多,更容易掛住面糊和湯汁。

把茄子切好後。

謝保民將茄子倒進盆裏浸泡一下,這能有效的去除茄子中的怪味。

清洗的時候,盆裏要放入一些食鹽和白醋。

食鹽能夠讓茄子在油炸的過程中有底味。

而白醋則能防止茄子氧化變色。

浸泡一會兒後,撈出控水。

在茄子中撒一些幹澱粉,端著盆顛簸幾下,讓幹澱粉均勻的沾到茄塊的刀口上。

幹澱粉能夠讓茄子表面變脆,同時也能防止在炸制的過程中吸收過多的油脂。

等所有茄塊全都裹上面粉後。

謝保民又拿來兩個西紅柿和一個青菜椒一個紅菜椒。

西紅柿去皮後切切成丁。

方便炒制的時候出汁。

而青紅椒則切成菱形塊,這是搭配顏色用的。

接著再準備一些蔥花和一些蒜末,做燒茄子用的食材就準備好了。

謝保民扭臉問道:

“沒別的要準備的了吧?”

這個問題還真把林旭給問住了。

上大學時候他沒在食堂勤工儉學過,不知道食堂裏做菜的流程。

就對茄子不去皮印象深刻,因為吃的時候偶爾會吃到一個老茄子的皮,還得吐掉,比較影響進餐的效率。

“應該就這樣吧,要不你先做,做出來我一嘗就知道了。”

雖然不知道做法,但拌著米飯吃的味道和口感是忘不了的,等會兒一嘗就知道有沒有差距了。

謝保民架上油鍋,開始制作。

炸茄子的時候油溫要高,這樣熱油才能在第一時間把茄子的表皮炸幹炸硬。

要是油溫過低,茄塊會像海綿一樣吸收著鍋裏的油脂。

這不僅費油,關鍵是做出來的燒茄子也會又油又膩,讓人難以下咽。

油溫六成熱。

將裹好幹澱粉的茄塊散落的下進鍋裏進行油炸。

剛下鍋的時候不能動,因為容易把表面那些幹澱粉都抖掉,得等炸得表皮微微焦黃的時候,再用勺子攪動一下,讓茄塊翻個面。

這樣更容易把茄塊炸透,同時也能防止挨著油的一面被炸糊。

炸到茄皮微微發皺,茄子表面有一層焦黃色的時候,把茄塊撈出來。

重新將油溫升高進行復炸。

這一步是將茄塊中多余的油脂炸出來,這樣茄子吃起來不會油膩。

復炸的時候不能過長。

二三十秒鐘時間就足夠了。

出鍋之前,要將切好的青紅椒倒進油鍋裏過一下,然後端著鍋,將鍋裏的油和食材一股腦倒進油鼓上架著的大漏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