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如何定奪?(第3/4頁)

離開考場,天邊晚霞如火。

考場外聚集了太多人,他們吩咐尋找自己的目標學子,有的考生和家人擁抱痛哭安慰,有的喜笑顏開。

盡一半的考生在離開考場後,他們幾乎都結伴前往青樓去了,有的是去慶祝,有的是去借酒消愁。

當時年少恣意時,滿樓紅袖招……

“少爺,這邊”,宋巖早早等候在考場外,遠遠的沖著雲景招手,可人太多,饒是他武道修為傍身居然都擠不過來。

‘好不容易’回合後,宋巖接過雲景從考場中帶出的東西,沒到放榜之前結果未知,他也決口不提關於考試的事情,而是到:“少爺,放榜得五天之後呢,可否需要給你安排放松一下?”

“小宋你學壞了啊”,雲景搖搖頭道,自然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笑了笑,宋巖說:“我看其他參與科舉的舉子結束後都去放松了嘛”

“沒那個興致,以往的同窗好友都不在,否則倒是可以和他們去把酒言歡”,雲景搖搖頭道。

他成長得太快了,曾經在牛角鎮學堂一開始的同學,如今絕大多數連童生功名都沒有呢,那麽幾個童生,有的在朝著秀才努力,極個別考上秀才的也在朝著舉人努力,以至於進士試的時候雲景連一個同窗都沒有。

當然,這也是他從牛角鎮結業後就沒有繼續‘進修’的緣故,否則何至於連一個參加進士試的同窗都沒有呢。

同窗是同窗,卻不是同年,區別還是很大的,當初江州舉人試的時候,肯定是有同年來參加這次科舉的,只是關系都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生疏了,縱使雲景不忘初心,可人家和他待一起會自在嗎?

有的時候雲景是真的能體會到那種高處不勝寒,問題是他還年輕啊。

真正不受他變化影響的,朋友方面,恐怕也就王柏林他們了,可惜他們不再京城。

宋巖也不再亂出注意,陪同雲景回去,接下來的幾天雲景也沒去什麽地方,安靜的等著放榜的日子到來,多年養成的習慣,縱使稱得上結束了學生生涯,他依舊看書練字,似乎兵並沒有什麽變化……

參與這次科舉的學子們考完了,接下來邊是緊鑼密鼓的閱卷評卷了,十多萬考生的試卷,需要在五天時間評選出三百個進士名額以及優秀人才,那可是個繁重活兒,好在朝廷派出了一大群得力能臣。

封閉的閱卷之處可謂熱火朝天,各種聲音不絕於耳。

“這篇文章好啊,以貧富差距為主題,深刻的表現出了種種矛盾弊端,還提出了解決之法,倒是有很大的可取之處,給個乙上不過分吧?你們覺得如何?”

“諸位且看這首詩,當真是妙不可言,可惜糊名,不止是那位大才所著,只是這文章嘛,就有些差強人意了,有才而無術,希望能幡然醒悟吧”

“這都什麽玩意,狗屁不通,簡直汙眼”

“你們看這字,當真賞心悅目,就憑這一手字,老夫就要給他一個乙,且讓我看看內容再作評判……”

十多萬份考卷,縱使閱卷人員眾多,卻也不可能每一篇都讓人仔細觀摩,匆匆一瞥就能初見好壞,好的放一邊,不入眼的直接丟進籮筐。

在這麽龐大的基數上,不得不說一筆好字真的是一塊敲門磚。

層層篩選,由大多數閱卷人員從十多萬份考卷中挑選出五千份優秀的,僅僅這個工作量就花了兩天時間,然後一眾閱卷人員開始從五千份優秀答卷中精挑細選優中擇優,挑選出五百份最為優秀的。

而最終的三百名進士就將從那五百份優秀答卷中誕生,剩下的兩百人,將隨同被刷下的四千五百份裏面,有機會成為同進士。

可以說連五千這個數都進不去,這次科舉也就陪跑罷了。

五百份最優秀的答卷中確定三百個進士,那就不是閱卷人員能做主的了,會將這些答卷送去給天子過目,由天子和諸位大臣商量確定,在此之前哪裏輪得到天子那一個層次操心。

在科舉考試結束的第四天,五百分優秀答卷就在護送下送去了宮內,夏紫陽帶領諸位大臣參與評卷最終確定三榜進士,其中太子夏濤也在,看來夏紫陽是真的在給他培養班底了。

不過這個時候黃昌陽老夫子都親自來了,按理說區區進士科舉而已,哪兒有資格驚動他老人家,須知在他數百年的生命中,進士科舉都不知道經歷多少次了。

那麽他老人家親自前來,不出意外的話,絕對是因為雲景而來了,搞不好是想先睹為快,能忍到這個時候,而不是考試結束就把雲景考卷拿走,他老人家也算克制了。

“你們不用管我,自己商量做主就是,也別被我影響到自身判斷,為國取才,能者上庸者下,切記不可馬虎”,來到這裏後的黃昌陽就率先定下基調,然後就當起了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