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本案結】一起救救那個可憐人吧那些……(第3/4頁)

也有的為了將易家怡的傳奇上填入更接地氣的細節,頓頓吃易記,觀察易家人的狀態,體會易家怡沙展生活中的氛圍,接觸易家怡的親人和朋友,側面去勾勒易家怡這個有血有肉的人。

隔日,【充氣屋殺人案】被遞交律政署,成功立案,開始推進法律程序。

各大報紙也開啟了各顯神通的大戰——他們有的靠獨家,有的靠文筆犀利、文風有趣,有的靠照片夠多,有的角度獨特……

詆毀兇嫌的文章也還在層出不窮,傳遞真相的報業同樣不甘人下。

前面幾天,市民只覺得如置身在羅生門,針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每份報紙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描述,好像每一個故事都是真的,又好像都不是真的。

可一日又一日,報業的廝殺逐漸有了高低。

那些編造的假話,哪怕再吸引人眼球、再極端爆炸,到底缺乏真實內容支撐,變得越來越懸浮,越來越匱乏。逐漸顯出無故事可寫,無內容可編。

而那些真實的報道卻越來越豐滿,構建在真相中的文字,即便很簡單,也顯得質樸,不會令人覺得乏味。那些【殺子狂魔】兒時的故事,青春期的故事,念書時的故事,工作後的故事,甚至戀愛的故事,都那麽多細節,有的甚至很細碎,卻顯得真實。

其中最動人的是一篇寫王先生和王太太相識戀愛的故事,一直哭著訴說‘他怎麽會做這樣的事?’‘他為什麽要殺死坤仔’的女人漸漸回過神來,她擦掉眼淚,收拾好頭發,穿上幹凈整潔的衣服,堅強地見了一個又一個警官和記者,打起精神,認真回憶過往,努力敘述事實。

漸漸的,她開始相信王偉亞,她意識到自己的男人不是那樣的殺人惡魔。

她已經失去了兒子,決心勇敢地挺起胸膛,保護自己的男人。

也許在今後的日子裏,因為這次的苦難,因為這些無法磨滅的記憶,她已沒辦法再跟他走下去,但至少,她不想看著他落入愧疚和惡意的深淵。她已經沒有辦法再救回兒子了,還可以積蓄力量,拉男人一把。

一周過去,兩周過去,易家怡的報道被淹沒在越來越多的關於王偉亞的報道中。

清晨,家怡捏著報紙,站在郭永耀辦公室門口,倚著門框和陽光,微笑讀報。

郭sir遞過來一杯茶,調侃這個拉著他並肩作戰了好多天的易沙展:“怎麽自己不如王先生紅,還能這麽高興?”

“真實動人的故事,當然比虛假的仙女更有魅力啦。”家怡擡起頭,眼睛亮晶晶的。她只是個工作努力一點點普通人而已,不可能比身負悲劇色彩的王先生迷人。

這是家怡早就預料到的,既然輿論非要打壓那個可憐人,非要將那個已經在泥潭裏掙紮的青少年按到泥潭底部,那她就偏要試一試,將他捧高。

他仍然是個小人物,卻是努力想要抓住希望的、最最牽動人心的小人物。

他點亮了香江市民的同情心,激發了大家的慈悲,使每個與他不相幹的人,都擁有了共同的渴望——還他清白吧,不要讓那個可憐的孩子再遭受更多磨難了。

從來沒有哪一個人,如王偉亞一般,使那麽多人在同一段時間裏,擁有如此統一的願望。

大家對黃金档電視劇中女主角命運的關心,都遠不如對王偉亞命運的關心。

‘真實’一字,原來就足以支撐起一個好故事了。

全香江市民,都沉浸在這個故事裏,日日追更,無法自拔。

開庭的這一天早上,連同與刑偵毫不相幹的公共關系科也出動去往法院。

而留在郭sir辦公室桌上的今日最新報紙,頭條文章標題又大又粗,好醒目——

《在悲慘的火焰中,點燃希望的火種》!

……

在法院裏,家怡看到了黑心商家抵死不認的法人,積極配合警方的前台租借服務人員,還有一直很含糊、心存僥幸心理的決策更換綁繩的經理。

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怯怯的表情,灰敗的臉色彰顯著他們心裏其實知道大勢已去。

證據俱全,證人多到使本案庭審時間前所未有的漫長。輿論層面被告同樣毫無勝算,陪審團看多了不同角度、不同論點的報道和故事,決定摒棄掉所有影響,只看庭審過程中合法的證據證詞,進行純粹的理性判斷。

庭審時,王偉亞坐在小板凳上,拘謹地蜷縮著。

他本就自然卷的短發被理得很清爽,遺傳了父親和母親的俊秀長相,在悲傷和焦慮的折磨下,更顯出種惹人嘆息的可憐相。

當法槌敲響桌面,被告黑心商家徹底敗北,全場響起一陣聲音一致的喧嘩。

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青橙日報的主筆聶威言在身邊人喧嘩起身、又被警衛制止時,始終穩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