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騎軍入城(第2/2頁)

吳朝輔就獲得了洛陽北城巡檢都頭一職位。

他看了小販一眼,道:“去去去,打聽那麽多做什麽?還不快些去市場,擔心你家許娘子不讓你進門。”

小販他認識,叫欒一雄,住在興義坊的百姓,靠販賣各種雜貨為生。因性子執拗,不願意繳納“保護費”與街道的地痞關系不睦。他任職之後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欒一雄教訓了地痞。

兩人也有了一定的往來,欒一雄還請他喝過一頓酒。

欒一雄急眼叫道:“她敢!還反了不成。”

周邊大多都是鄰裏鄰居,聞言都善意的笑出聲來。欒家娘子可是潑辣出名的……

一人道:“吳頭,說嘛,陛下進城差不多這個排場吧?”

吳朝輔雖一條胳膊無法使力,卻是實打實憑借戰功升任龍驤軍都頭的,手下曾管著五百龍驤軍,手上染了不少敵人的血,即便只有一條胳膊,也不是地痞流氓能夠對付的。

自他接管洛陽北城的街道治安以後,整體的治安大為提升,原本流氓地痞都夾起了尾巴。

經過大虞這些年的宣傳,百姓潛意識裏有了軍人、大學生都是光宗耀祖的概念。

吳朝輔這類從前線退下來的將官,身上自帶光環。

他們通常為了維護自身光環,享受百姓的愛戴,會約束自己的行為,盡責的幹一些好事。

吳朝輔也因此深受街坊愛戴。

久而久之,就打成了一片,軍民關系融洽。

吳朝輔看著周邊都期盼的目光,低聲道:“是蕭大娘子凱旋了!”

周邊一陣驚呼。

欒一雄眼中閃著光道:“就是縱橫漠北,在霍驃騎封狼居胥的肯特山建姑衍城,設瀚海州的蕭大娘子?”

大虞對於朝廷裏以及歷史人物的英雄事跡的宣傳很是到位,報紙上關於霍去病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登臨瀚海的事跡早已通過說書、出故事書、登報等途徑反復宣傳。

蕭胡輦威臨漠北,在霍去病封禪的姑衍山下建城,這種光輝事跡自也少不了宣傳。

茶余飯後,在茶館酒肆聽書,已經成為了大虞百姓最喜歡的消遣之一。

哪怕是一平頭小百姓,也知道大虞廟堂上的諸多英雄豪傑。

吳朝輔挺著胸口說道:“除了她?還有誰有這排場?不只是她呢,此次她南下,據說還帶了漠北三十九個部落的首領,一起南下覲見陛下。”

欒一雄突然想到什麽,低聲說道:“都說陛下喜歡姐妹花,聽說宮裏的蕭婕妤就是蕭大娘子的妹妹,吳頭,你說這位大娘子?”

吳朝輔臉色微微一僵,一時不知怎麽說出口。這事他還真知道一些,當年北征的時候,他是龍驤軍黨進麾下的兵,在幽州城北安營。

蕭胡輦率部來幽州會見,麾下所部親衛騎軍是他們負責接待的。

據說蕭胡輦那天晚上沒出幽州行宮……

盡管不能確定,卻也留下了不少的傳言。

欒一雄察言觀色,驚呼道:“還真是?”

“不許胡說!”吳朝輔板起了臉。

欒一雄卻道:“陛下聖德,乃千古明主,又不會怪罪,怕什麽。”

正說間,浩浩蕩蕩的一隊人馬從洛陽的北門駛入,為首一人正是威壓漠北,征服蒙古、室韋、烏古等強大草原部落的蕭家大娘子。

她一身火紅的鎧甲配上若烈焰一般的神駒,英姿颯爽,在她身後的是一支英偉的騎兵,但與常見的騎兵不同,這支騎兵隊是親一色由契丹人組成的,他們的容貌與中原人比起來並沒有多大區別,但是發型就有很大差異了。

中原人習慣了須發,而契丹大多習慣了髡發,所謂髡發就是將頭發剃去一部分或大部分,然後留下幾許辮子。

軍隊入城,並不少見,但如此規模由契丹人組成的軍隊入城,就不多了,追溯往前,還是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的時候,那時候的契丹騎兵就是屠夫惡魔。

街道兩旁圍觀的百姓先是一怔,隨即想起這支契丹騎兵幫著他們大虞抵禦住了蒙古大軍的南下,征服了漠北,開始為之歡呼鼓掌。

蕭胡輦聽著周邊百姓的呼喊,懸著的心終於落下。

她在汴京生活多年,深知中原人對契丹的仇恨。

當羅幼度讓她率凱旋之軍南下,接受檢閱慶功封賞,她是有些不安的,怕發生不好的事情。

但聽著四周的歡呼,蕭胡輦也明白,羅幼度那句:只要一心,漢胡一家,並非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