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可愛好老公,但恨後嗣弱耳。

那年輕和尚似乎這時候才發現一旁來了人, 轉頭一看是皇帝,連忙下跪,還頗有些忐忑。皇帝對他們這些當和尚的深惡痛絕, 他可不敢觸黴頭,不然先前直接找皇帝告狀不就好了, 也不會等到現在來找晉王。

元鴻也上前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元熙不與那和尚多言語, 只朝元鴻道:“鴻兒,先隨朕來。”

不一會兒寺廟僧人全趕來明月亭,跪在元熙面前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來。

這事也不復雜,元熙聽了幾句, 便明白了前因後果。

理宗院設立後,天下寺廟都需將香火錢全部先交理宗院清點再上繳。而一座寺廟究竟有多少香火, 能收多少錢上來,裏面大有文章可做。天下寺廟興盛多年, 哪座廟不是富得流油,上繳香火中間要經過理宗院, 肯定會有膽子大的人盤剝走一點,元熙派再多人嚴查也總有疏漏的地方。

而且理宗院收上來的寺廟財產已經是一筆巨款, 元熙一開始都沒想到會有那麽多,遠超他預料。

若是收上來的錢太少, 他才應該懷疑。可寺廟的財力太強, 他已經不覺得少了,他無法想象實際錢款還能比這更多,本來就不容易起疑心,下面報上來的他也就不會再多費人力細查。

王達便是理宗院侍郎, 職位僅在理宗院尚書之下, 而理宗院尚書是由吏部尚書韓雲兼任, 實際上不怎麽管事。韓雲只負責把理宗院每月的財報文書看一遍,沒問題了點個頭,真正幹活的還是兩個侍郎。

王達便利用職務之便,拿了煙霞寺交上去的香火錢。他們也只說是拿了煙霞寺的,畢竟其他寺廟如何他們不應該知道。然而玉京理宗院管著各地理宗院,天底下寺廟說到底都是由玉京理宗院管,既然是貪汙,總不可能是跟煙霞寺有仇只盯著一個煙霞寺盤剝。

理宗院每月收上來的錢已經夠多了,若這還是已經被官員盤剝過的,那真正的錢款得有多少?缺了的那些錢若能入國庫,怎麽也能多賑幾次災吧。

“這王達著實可惡!還請父皇嚴查。”元鴻一想到因為王達貪走一筆錢,民間就要多幾千幾萬人得不到救濟,便義憤填膺,恨不得立馬回京將王達抓起來。

元熙聽完倒是面不改色,並沒有旁人想象中的憤怒。他很平靜地問:“寺廟只負責將每月香火上繳理宗院,之後錢款去向何處,你們如何知道?”

理宗院可只管收錢,用不著告訴他們這些交錢的人錢去哪兒了。王達有沒有拿這錢,他們這些和尚怎麽知道?朝廷機構的事,他們怎麽打聽到的,為什麽要打聽?

實在是蠢得可以,元熙要真看他們不爽,這有意探聽朝廷機密的罪名扣上去就跑不掉。

而且,就算他們真從哪裏知道了,舉發王達貪錢對他們有什麽好處?錢都交上去了,是進了朝廷口袋還是進了王達自己的口袋,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任何區別。

元熙本來就不信這些囂張了多年的出家人。況且他們幾個月前還占著一座寺廟大肆放貸斂財,兼並老百姓田地。那時候有想過自己不事生產不納稅款,卻搶老百姓的財產田地,對國家危害有多大麽?沒有啊!怎麽這下子突然就如此正義,連上面官員貪了錢欺君罔上都要管了?

這裏面有錯漏之處,他不得不謹慎。事關重大,他必須先問個清楚,總不能因為幾個和尚一兩句話就真的拿朝廷命官下獄。

最前找元鴻告狀的那和尚道:“寺內每月上繳的銀錢都清楚記著,若與理宗院的賬簿對不上,自然就能證明小僧所言非虛。陛下一查便知!”

元熙笑了笑:“朕問你如何知曉王達貪了煙霞寺銀錢,沒讓你教朕怎麽查賬。”

此話一出,元鴻才咂摸出點味來,有些驚訝地看向元熙。高懷瑜暗暗嘆了口氣,望著元鴻的目光有些復雜。

王達在朝中沒什麽存在感,可他是元熙親信王儼的叔叔,當年也是妥妥的成平侯派。元熙設計殺元烈時,王達也出了一份力。只不過跟王儼不同,他站隊站得不那麽明顯,好些人都沒發現他是元熙的人。畢竟就算是一家人,政見不同效忠的人不同也是極其正常的事。

元熙眼裏容不得沙子,想在他身邊混點身份,就只能老老實實。元熙的脾氣就這樣,想要錢只要開口元熙會給,直接說就是了,但要敢搞這些小動作,元熙絕對不會手軟。

這一點底線,王達不可能不知道。他不像王儼那樣得元熙重用,可好歹也有從龍之功。元熙把理宗院交給他,本就是想著人家年紀大了,下去辦點收收錢的閑差比較舒坦,煙霞寺這是找錯人了。

元熙三兩下就猜透了煙霞寺這些人想幹什麽,元鴻卻還懵著,似懂非懂。

和尚被元熙一句話噎住,愣了那麽一瞬,道:“小僧曾見……見王達宅中奴仆將一株珊瑚搬運進門,那日小僧被師父派下山進城買些東西,就看見了。那株珊瑚是上個月一位經商的施主所捐,價值連城,小僧絕不會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