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有什麽心願直接說與朕聽,何必舍近求遠。

皇帝都說好, 別人難道還能不給點面子嗎?

幾個文官也都開口稱贊,畢竟這詩算不上奇句,但也不至於誇不出口。

然而高懷瑜一聽他們誇的那些話, 更是受不了。

他本來就對吟詩作對沒什麽興趣,文采也算不上多好。當年整個建平城的少女傳誦他的詩詞, 就不是因為他詩詞寫得多好, 完全只是因為他長得俊俏,又很知情識趣。

請了幾次花魁到府上,人家回去就把那點子風流韻事傳揚出去,越傳越叫人臉紅心跳, 一下子清河王就風流美名傳遍建平了。

他長得好,又上戰場立過功, 還有皇室王爺身份加持,寫什麽建平的小姑娘都愛。《清河王集》至今都暢銷, 最有名氣的詩人也不過如此了,當真羨煞旁人。

然而實際上, 高懷瑜自己都恨不得把那些詩詞集收上來全部銷毀。他真的就是瞎寫的,還故意往那低俗下流的方向帶了帶。可是誰讓他容貌好氣質佳, 清河王的低俗下流那能叫低俗下流嗎?那都是風流!

他明白自己斤兩,因而越被誇他越難受。

皇帝倒是對眾人拍的馬屁十分滿意, 還有些炫耀地道:“清河王武人出身, 朕還以為詩作該是粗獷狂放,沒想到詩風如此細膩婉麗。”

高懷瑜望了望元鴻,輕輕道:“陛下!”

別人就算了,元鴻還在一邊呢, 這不得帶壞小孩子!

雖然他也沒寫什麽露骨的東西, 可將花比作等待情郎許久的女子, 還是有那麽一點香艷的。“正經”些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接受,何況元鴻還是個孩子。

元熙笑著將那頁詩收好,總算是放過了他。

外面的雨已經不似初時那般大了,又細又密,雨聲輕柔。又過半個時辰,這雨才停下,眾人離開小樓,繼續上山。

煙霞山上有一座佛寺,平日裏人少,一到過節玉京城中百姓便愛出城來進香,那時香火最是旺盛。

此時寺中少人,剛剛下過雨更顯幽靜。

一行人到正殿進香,那裏供奉的除了佛像,還有大魏皇帝陛下的畫像。畫像上元熙身穿天子冕服而立,畫師還真的跟畫神一樣,另外畫了一大堆光環在他身後。

來這裏進香的人,要拜佛還得連著皇帝一起拜。

元熙自然是上了香卻不拜,他現在可是跟神佛一個地位,只有受人禮拜的份。

皇帝設的理宗院作用就在這了,拜神佛都得先拜皇帝。寺廟裏的和尚道士如今都是通過了理宗院考核才能繼續出家,一個二個都很識相,什麽經都能給解釋出一套對皇帝統治極為有利的道理來。

什麽皇帝就是天神,跟諸天神佛平起平坐,與這個神那個佛都是至交,人來到人間都是神佛的考驗。在人間就得先信皇帝再信神佛,這樣皇帝滿意了,皇帝那些神佛至交才願意讓人修得大道得登極樂。

想修行不是非得要出家,好好種地幹活過好自己日子也是修行,反正想靠出家躲避賦稅徭役是可恥的,神佛不喜歡!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天下寺廟都歸朝廷管了,管你什麽教,都得按皇帝規矩來。

高懷瑜上前拜了拜,心中默默許願,起身將香插進香爐。

拜過佛時候也不早了,都到後院去吃齋飯。元熙剛跨步邁過門檻,便悄悄對高懷瑜道:“許的什麽願?”

高懷瑜笑著搖頭:“若是說出來就不靈了。”

元熙不以為然:“那正殿裏可還掛著朕的畫像呢,有什麽心願直接說與朕聽,何必舍近求遠。”

高懷瑜怔了怔,道:“臣……唯願四海清平,能與陛下相守一生。”

這個心願好像還真的只有元熙能幫他實現。

什麽神啊佛啊的,怎麽可能幫他實現這個心願呢?僅那四海清平,就不是拜拜佛能成的。

若神佛能實現他的心願,他何至於苦了整整八年。

他的陛下那麽好,卻被害得早早崩逝,若神佛能看見,為何不讓陛下一統天下結束亂世?

神佛慈悲,卻不管這片大地上苦了百年的亂世人麽?

神佛不可信,只有陛下才值得。

“臣的心願,只能靠陛下了……”高懷瑜目光近乎虔誠,“臣不信神佛,唯念陛下。”

元熙似乎被他目光觸動,不得不正色幾分:“朕必然給卿一個盛世。”

不過現在還是得先填飽肚子再說。

住持領著五六個僧人過來送齋飯,這差不多是這座大寺裏面的一半人了。

元熙設理宗院,要求年輕和尚道士還俗返鄉,想留下的就得通過考試才能繼續出家,全天下出家人十之八九都沒通過,只能還俗。煙霞山這佛寺裏原本有僧人近百,如今只剩了十幾個。

元熙帶著官員出城遊春,也是想順便來看看自己設那理宗院的成果。

如今看來幾個月過去,還是頗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