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再聚(第2/2頁)

董文炳看得明白,只是不願郭弘敬這樣的官員成為權爭的犧牲品,還是開口為他爭辯了最後一句。

“敬臣為人木訥,當做不到暗中通敵。”

“李瑕最擅於用間,屢屢於看似不可能之處化出可能。”何瑋道:“往往便是這樣看似個書呆,仿佛最不可能的人,恰恰才是隱藏得最深的那個間諜……”

……

臘月二十八日,長安。

董文用走進秦王府的大堂,稟道:“王上,最新一批從鈞州來的鐵器與煤炭已運到了。”

“交接吧。”

“是。另外,根據俞德宸所言,鈞州冶鐵坊有兩人被策反,這一批運貨來的力夫中該有人是蒙元細作,臣正在甄別。”

“林子不在長安,你多上心些。”

“是。”董文用又道:“另外,鈞州傳來消息,說是事情已經平息,竟真是定了郭弘敬的罪名,不再追究旁人。”

“是嗎?怎有些宋廷的風格?”

“只要涉及到要分權力了,哪裏都是一樣的。”

“嗯,繼續聯絡吧,該給的金銀不必小氣,人家需要錢重振家業。”

“是,他有鐵,我們有錢,各取所需……”

這些都已是小事,李瑕聽過,知道董文用心裏有數就好。

倒是又想到林子說俞德宸可能被策反之事,接著再想到郭弘敬竟這般輕易就被元廷定罪了。

也許,俞德宸真是被策反了?

再一推敲,此事或是張弘範布置的,在太原拿下了俞德宸,從燕京長春觀請了人來說服他,之後順勢安排郭弘敬過來。

兩個最木訥的元廷間諜,簡直是天衣無縫的計劃。

就好像當年韓王派一個精通水利的間諜入秦,修了鄭國渠。

等到他李瑕放松警惕了,由看似最不可能動手的郭弘敬一刀捅進他的胸膛。

本來嘛,控鷹衛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查清事實,而是為了將計就計,安插眼線到關中……

李瑕想著想著,自嘲地笑著搖了搖頭,結束了這種無聊的猜想。

……

年節愈近。

李昭成終於得空又做了一桌子好菜招待朋友。

“好香!”

孫德彧搓了搓手,用力嗅了嗅,道:“上次吃大郎君做的菜還是好幾個月前吧?”

“八月初,如今是臘月底。”江荻隨口一算,道:“已是快五個月過去了。”

“嘖嘖,忙了五個月,可算是稍喘了口氣。”

“我們倒是很忙,你忙什麽了?”

孫德彧傲然道:“我們格物院造了多少東西……有蒙元細作在我就不說別的了,只說關中農具,你可知我們督造了多少把鋤頭?”

被稱為“蒙元細作”的郭弘敬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雖然還未授官,卻已十分習慣這邊,每日規劃水利,看著河渠一點點挖掘……簡直是如魚得水。

“這般說來,明年會是個大豐年吧?”

“看,蒙元細作又在打探機密了。”

“小道士你別鬧了。”江荻看得出來,郭弘敬這人在提到農事時是很認真的。

果然,郭弘敬道:“並非想打探機密,我只是想多看看,當原本一個農夫要走兩裏地擔水澆田,到有了水渠之後能多收幾石糧。”

他傻笑了一下,像是想到了什麽,低聲道:“想多見到幾個豐年,不管在哪。”

雖然沒細說,但眾人都知道擔著滿滿的水桶走幾裏地回來有多辛苦。

這年頭,當有一個人喜好研究水利,必然是對“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情形感觸極深。

李昭成目光落在滿桌子的菜肴上,沉默了一會,微微嘆了一聲。

但他很快又挺了挺背,道:“沒事,明年一定是個豐年。”

“嗯,不僅是關中,漢中的水利前兩年就修了。”

“對啊。”江蒼道:“成都那邊早幾年就從山城撤下來了,都江堰去年也小修了一下。”

“今年各個官員包括我們都做了許多事,好歹都有些用吧?”

孫德彧則是神秘一笑,道:“有用有用,都高興些。我帶了個好東西,一會放給你們看看啊?”

“爆竹?”

“以權謀私,廉訪使可以把孫院長捉起來了。”

“……”

幾個年輕人就這般說說笑笑,最後,當李昭成看到桌上的菜都被吃完了,不由松了一口氣。

他先舉杯,笑道:“年關將至,敬你們一杯。”

“敬歲歲豐收。”

“敬歲歲豐收……”

五個月前,他們也是這般聚在一起,那若問今日有何不同?他們或許沒太多變化,但隨著他們這五個月內做的事,關中百姓的生活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控鷹衛想知道李瑕如何治理關中,從何處看?

就從這幾個年輕人兩場聚會之間的各自的所做所為,或可一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