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缺人是大問題(第3/4頁)

先讓人多起來,再談經濟和其他。

不過在思考這個深奧的問題之前,陳延準備趁著休沐日和茵茵一起拜訪一下百理境內的刺史,也就是嶽父大人的好友,獲得一下兵力上的支持。

因為路不平,所以茵茵和陳延出行沒有選擇坐馬車,而是選擇了騎馬。

騎馬啦,速度當然快,不過一個時辰,他們就到達了城外的駐紮地。

大概是這位朱刺史和姜大人的關系的確很鐵,陳延呈上拜帖後,他和茵茵立刻就被帶進了主賬內。

進門,那朱刺史額間全是汗,甲胄上也有些灰,看著剛從演武場上下來,見長輩,陳延和茵茵拱手問好,朱刺史很不拘小節,叫他們坐下,讓侍女看茶。

一開始的問候十分順利,陳延隱晦表達了一下自己的來意,朱刺史大手一揮:“自然,莫說你不是我的後輩,你在這個位置上,我的兵、你的兵都是一樣的。”

他並不抗拒給陳延借勢,只道:“但出兵隨意剿匪不行。”

朱刺史刻意提到剿匪,令陳延想到了先前在魏大人工作冊上看見的,魏大人想讓山上的人下來,但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覺決定來硬的。

直接讓朱刺史出兵剿匪,山上的人沒有戶籍,但他們也是要吃東西、要下山買東西的,只要出兵把山一圍,上面的人被切斷了補給,也怕擔上罪,可不就下來了?

人一下來,一登記,到時候人口大漲,也可作為政績。

但一直沒有實施,原來是朱刺史不同意。

他也覺得不同意是對的,這山上的人本來就怕下面,若通過剿匪這種手段,難免引起民沸,木師爺透露山上至少有萬戶人,把它們逼到絕路的後果絕對不堪設想。

況且,山下的百姓也有和上面人沾親帶故的,逼死人家的親屬,在屬地起步寸步難行。

隨,他言:“民是民、匪是匪,晚輩會注意的。”

能說出這話,顯然來之前是了解了一下府衙的情況了,朱刺史高看了他一眼,“不錯,來都來了,就慢慢來。”

“雖然各種地志上都說這裏是塊不毛之地,其實還算不錯。”朱刺史在百理幾乎待了半輩子,“天氣好,種東西算快的,雖然產量不高,但東西的種類多。”

“又無甚災害,這裏的鄉紳也不幹事,你有什麽抱負在這裏都可以好好施展,沒什麽阻礙,就是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這算是很親近的叮囑了,陳延微笑,“謝過刺史大人的提點。”

老朱笑了幾聲,“也不用叫刺史,叫我伯父就好了,茵茵也可以這麽叫我。”

親近的稱呼一出口,關系仿佛瞬間拉近。

朱刺史也隨口道:“不過真是沒想到,能在這個地方見到老姜的女婿。”

陳延腦袋上冒出一個問號,頗為好奇看著這位刺史,他爽朗一笑,“原先在京城去過衛大小姐府上,見到過茵茵。”

那時候,朱刺史想為自己的長子求一段姻緣,向姜大人和衛夫人承諾,兒子此生不納二色,可惜那時候姜大人十分冷酷,說:不希望愛女、掌珠離自己太遠,所以不考慮京城以外人士。

朱刺史失落地回到了百理,沒想到若幹年後,竟然能在這了碰到絕不外嫁女兒的老姜的女婿。

他說這話也是調侃,陳延和姜茵茵臉上都露出了笑。

在駐紮地用完午餐,二人才騎馬回去。

至此八月,人情關系、府衙關系,已全部厘清,下一步,便是在本府治理走出的第一步了!

這一步,陳延先對內進行了一個小一條鞭法整治,改變了府衙內許多書吏的職責,盡量把每一個、或是兩個書吏精準分職,給師爺、班頭設置和十分透明合理的類‘考勤’制度。

嚴格規定了上值、下值、換班,交班的時間,以及若有百姓來訪、上告應有的流程,又在府衙內新設了老本行農事司、以及管理民學推行的府學機構。

當然,現在這個機構裏還沒有正式的夫子,陳延就先把木師爺派過去兼職了。

這一套動作下來,很快讓府衙內的小吏們意識到,陳大人雖然不是動不動打打殺殺的知府,但也是眼裏容不得散漫沙子的板正人。

一時間,府衙內風氣,略有變化。

攘內完成,須得開始安外了。

觀其時,現下秋季已經快要結束,算算農歷,現在已經是百理府快要播種冬小麥的季節了。

來了,就不能放棄這大好的時機,陳延立刻計算了一下府衙內擁有的田地,迅速組織人在城外,開展了自己的老本行,老項目——堆肥。

這樣重口味的活動,很快就招致了許多人不理解的目光,但陳延不在乎這個,沒有見識過‘豐收’二字的人,才會在乎這外物,稱它們為路邊之糞,見識過的人,會因為shi而打起來,稱呼它們為人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