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官場復雜(第3/4頁)

-

‘翰林院職場霸淩’一事,總算是告一段落。

陳延回復了之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難得的休沐日,他與葉問一同出遊。

葉問是上屆科舉的翰林編修,他在翰林院就職滿了三年,頗受陛下崇信,修完了手上最後一部史之後,就從翰林院跳到六部去了,時任禮部尚書郎,目前在做科舉舉業方面的事。

走的是清貴路子,但禮部清閑平淡,實在有些無聊,所以葉問偶爾會去翰林院找找自己的老朋友,然後他就聽說了一段最近關於陳延的事。

他聽罷,很驚訝,因為他印象中的陳延,好像沒有這麽彎彎繞,就還和他一樣,挺喜歡打直球的。

所以今日一見,他就有好多問題想問陳延,以解心中之惑。

“這事連你也知道了?”從好友嘴裏聽到自己的傳說,怎麽講都讓人有些不好意思。

“幾個侍讀裏流傳著,我剛好認識他們。”葉問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麽?”

陳延便濃縮了一下,三下五除二把周昌的事情說給了葉問聽。

葉問同李思齊一樣,先唾棄了一下周編修,爾後問:“你已知道許學士剛正不阿,為何不直接把此事告訴他,要繞這樣一個圈子呢?”

這個問題,李思齊也問過陳延,但陳延沒有告訴他,如今葉問再問,陳延便解釋了起來,“因為,若直接去找許學士告狀,會很麻煩。”

“?”葉問有些不能理解麻煩這兩個字了。

“是,控制完成經卷的時間,預算周編修著急謄抄,查不出漏掉一卷經卷,要找到在許學士面前的說辭很麻煩,但大哥,這些麻煩都是我能掌控的。”陳延道:“若直接明了去告狀,許學士必然會處理。”

在翰林院,讀書人齊聚之地,冒名頂替算是一種醜聞了,許學士必然嚴肅處理,到時候他必須和周昌當面對峙。

盡管一切的證據都是現成的,但周昌作為他的上司,在這件事情上對他有天然的壓制,是,都是他幹的,那又怎麽樣?他一個編修叫檢討幹活,不就是占了點功勞嗎,也許占得稍微大了點,可是……

“處理文人的攀咬,也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陳延想的則更深,“大哥你也在翰林院待過,應當知道,編修帶庶吉士修史,無論其中誰出力多,署名均編修在前。”

今日他狀告成功,會不會給人以暗示?會不會開啟告狀風潮?

“若有,那麽我就成為了破壞秩序之人。”這可不是後世,後世體制內的破壞秩序之人叫做‘躺平的鹹魚’,可以擺爛處理,反正單位對他們做不了什麽,在翰林院,沒有背景成為破壞秩序之人,後果可想而知——

葉問感覺到了,這是一些與書、與史不同的,父親與祖父想讓他明了,但他還不甚明了的東西。

他好像忽然明白,為什麽爹在看過陳延之後說,其實陳延比他更適合官場。

他又問:“可你如今之舉,也是告狀。”兩種告狀,有何不同?這樣告,上述的結果就不會出現嗎?

而此刻陳延聽到告狀二字搖頭,他好認真道,“我此番並沒有告狀啊。”

“我只是去交時策的時候,和許大人說了兩句話,是周大人自己做完事情之後,沒有把所有的漏洞掩蓋好,從而被許學士發現了。”

“自己貪功,又沒能擦……”陳延輕咳了一聲,這話不太文雅,“又不能擦幹凈手,且,許學士亦沒有責罰周編修,算得上什麽風波呢?”

周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進了坑呢。

陳延:“這件事,就像之前我們討論過的榜下捉婿一樣,都是同一件事,但進士娶商女,與才俊紅粉捉,聽起來就完全不同。”

他去告狀,便是某檢討睚眥必較,狀告上級(且那個時候周昌的名聲還不錯),那麽即使周昌錯了,得了責罰,對他名聲也是有礙的。

如今這樣,外人看無事發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所求的都已到位了。

一場小告狀,裏面竟然有如此復雜的東西。

葉問看著陳延,看著這個比自己還小上三四歲的人,很復雜……

“二弟,此時的你與江南的你全然不同。”是遊歷嗎?遊歷改變了陳延?

陳延則認真道:“江南是書院,是學堂,京城是官場。學堂與官場,自不相同。”

一個埋頭學習,在無頂尖權貴的時候,幾乎人人平等。

一個行差踏錯,便是性命難保,甚至家族遭殃。

葉問此時才發現,即使與陳延同朝為官,他和他選擇的,也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

“那我還有一問,若許學士知曉後,亦沒有處理此事、處理周昌,你當如何?”

“不如何。”陳延:“並不是所有的委屈向上,都能有結果。我已告知,學士未曾處理,便說明此事在學士眼中不過爾爾,我也不會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