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餓死(第3/5頁)

她哪裏還有多余的力氣出去尋吃的。

今年收成極少,裹腹都不夠用,兒孫們自顧不暇,壓根沒力氣管老婆子。

等從喬掌櫃處低價“買”來大幾百斤糧食,家中婆娘卻攔著不許給,婆娘有她的理由——

天災似乎沒有轉好的跡象,一家老小就指望這些糧食過活呢,倘若給了老娘,自家恐怕就要喝西北風去嘍。

見男人坐在門沿生悶氣,婆娘說道:“你瞅瞅下頭幾個小的,從早年就不出一個子兒,當咱們是冤大頭了。”

她家男人性子厚道,加上早幾年日子經營紅火,對爹娘並不吝嗇。

且說七年前給老頭子治喪一事,大頭就是老大老二出的,愣是沒讓下頭幾個弟弟出銀錢,等到將養老母,兄長們亦陷入無法填飽肚子的窘境,委實沒有多余的力氣接濟母親。

最後,還是老大牽頭與弟弟們商量每家兩個月糧食,輪流養老娘。

老四最不服氣,他有他的道理。

他排行不上不下,上頭的兄長是長子次子關系到宗族傳承,自然得爹娘重視;老五老六又是小兒子,娘三十出頭才保住他們,對老五老六亦十分偏寵,只有他跟老三不上不下地位格外尷尬。

既然不受重視,老三老四當然不願與其他兄弟出同樣的力氣將養二老。

至於老五老六,也有他們的說法。

他兩兄弟年紀最小,生下來時上頭的兄長門已經長大,家中所有的好東西皆緊著兩個弟弟,老五老六難免被養的嬌氣,他們理直氣壯讓兄長們沖在前頭。

說出家中成功養活六個兒子且兒子們皆順順當當成家立業,哪有人不艷羨的,可裏頭的苦頭只有活到最後卻孤苦伶仃的老婆子知曉。

因兒子們始終談不攏該誰出糧食、每個人應當出多少糧食,最後竟讓老娘斷了炊,只能拖著瘦弱的身體去荒郊野外尋野草野菜。

大約撐了三個來月,老婆子終究還是餓死了。

聽織女鎮的人說,並非死在家中,而是在村口。

木槿疑惑:“這是為何?”

有糧媳婦:“聽說餓到受不住,只能拄著拐杖去外頭找吃食,最後大約不曾找到什麽,又沒了力氣,只能往回爬,最後爬到村口才咽下最後一口氣,天可憐見的。”

聽收斂屍骨的人說,老婆子走的時候眼睛都是睜著的。

“死不瞑目,作孽啊。”那人發出長長的嘆息。

“兒子們不管老太太,那他們陳氏宗族就眼看著不成?也不管管?”

穿越之後,木槿深刻領會到古代宗族的力量,在許多事情上宗族的力量可以與官府相比擬,按理說族裏有人不孝順爹娘,族長有權力出面幹涉。

木槿當初挑頭將喬掌櫃有糧食的事透漏出去,她對織女鎮眾人手裏有多少存糧再清楚不過,老太太幾個兒子皆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每戶勻出一口飯便能讓母親活命。

織女鎮裏正瞧著也是個公正的,應當不至於眼睜睜看著族裏出這等子醜事。

“嗬,還不是老婆子死要面子,都要餓死了還不肯讓外人知曉哩!”

老婆子一輩子最驕傲的事就是養活了六個兒子,她跟孩子爹腰杆子挺的比誰都直,無論搶水澆地還是炒茶賣茶她家永遠是最先幹完的,不曉得在織女鎮收獲多少艷羨。

倘若讓外人知曉她引以為傲的六個兒子不肯養爹娘,指定會被笑話死。

因此,每當有族人問她拄著拐杖去何處時,老婆子永遠用“給孩子爹上墳”搪塞過去。

族人們雖然感覺奇怪,背後生出不少議論,但人家自個兒還沒說什麽,族人們不曉得事實,總不能貿然出頭。

等給老太太收屍,人們才發現整個人輕飄飄的只剩下皮包骨頭了,她肚子直接癟下去,看起來難免讓人落淚。

二人傷感之際,陳氏宗族同樣不太平。

此時最講究孝道,將爹娘餓死的事只有窮山溝溝未開化的野蠻人才幹的出來,自打織女鎮富裕起來,鄉民們最最引以為豪的莫過於家家戶戶老有所養,此事一出無異於平地起驚雷,點燃了整個織女鎮的憤怒。

裏正讓自家婆娘盯著族裏的婦人替老太太擦身換衣裳。

衣裳是早幾年便備下的,當時風調雨順家家戶戶有余錢,雖不曾用絲綢這般名貴的料子,卻也用了極好的棉布裁制身後穿的衣裳,看起來體面極了。

然而老太太過於瘦弱的身體與上好的布料反差太大,心腸軟些的婦人甚至當場落淚。

裏正媳婦看著床上緊閉雙眼的老妯娌,心裏唏噓不已。

她同被餓死的老婆子是同一輩的,裏正媳婦按輩分得喊對方嫂子,當然,裏正家在陳氏宗族裏屬於嫡支,加之家境富裕,其余族人家難以與之匹敵。

裏正媳婦半輩子順風順水,唯在子嗣的事上跌了個大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