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餓死(第2/5頁)

雖說近日懶待些,但木槿總歸閑不住,待哄著如意吉祥歇午覺之後,就自個兒坐在窗邊琢磨花樣。

縱使來到冬日,仍舊鮮少有人閑著,男人們去翻地修補房屋、女人們縫縫補補,而孩子則三五成群去田裏抓田鼠麻雀當零嘴吃。

至於家中實在缺糧食的,便背上竹筐去地裏撿吃的——多是秋日落在地裏的谷粒,不過家家戶戶缺衣少食,秋收時恨不能將草根都薅家去,哪會有多少谷粒被落在田裏呢,所以他們往往所獲無幾。

然而沒辦法,出去尋吃的尚且有一線生機,倘若不肯出去,就只能在家中餓死了。

東小莊有足夠的糧食,加上眾人逃荒時多多少少落下些病根,倒不曾出去讓自個兒受那起子罪,而織女鎮有實在缺糧食的人家,倒真有不少早出晚歸縱使外頭寒風凜冽也要出去尋吃食的。

家中院門響起拍打聲,此時天色慢慢黑下來,木槿小心翼翼跑到門口從門縫裏探頭。

不怪她謹慎。

古代鄉村可沒有後世那般好的治安,經常會傳出哪家又被偷了東西的風聲,甚至常會發生有人為幾粒米撕打起來的事,何況如今正值荒年,外頭本就不太平,木槿更要小心謹慎。

“妹子,是我,有糧他婆娘!”

聽見有糧媳婦的聲音,木槿長舒一口氣,手腳麻利將大門打開,有糧媳婦進來之後又快速拴上。

有糧媳婦是木槿家的常客,忙的時候從木槿家織布養蠶,等農閑時節來臨亦經常過來串門走動,木槿倒不用專門接待她。

有糧媳婦自顧自到裏屋坐下,逗弄才醒來不久的如意吉祥。

她看著被收拾的格外整齊的屋子不停感嘆:“明明一樣的青磚大瓦房,怎的偏就你家比旁人家幹凈許多?”

車隊初來乍到,當初一道建房、一道修整打家具,明明裏外皆沒什麽大差別,偏木槿家比旁人家裏頭幹凈。

除卻桌子櫥櫃等家具,木槿還特地在空閑時做了許多小玩意擺在屋裏頭,何況因為害怕雙胞胎磕到碰到,特地在地面鋪設了用麻布縫制的簡易地毯,雖說用料很粗糙,可縫制的手藝當真不錯,看起來讓原本簡陋的房屋多出幾分情調來。

至於有糧家,則是古代許多家庭的縮影,就算有糧媳婦麻利能幹、善於交際,他家照樣奉行“男主外,女主內”的策略,有糧吃苦耐勞,願意把渾身力氣揮灑到土地上,然而家裏的活計除卻修補屋子家具等體力活,其余一概不碰,加之家中有幾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可不就臟亂起來了?

有糧媳婦手腳麻利不假,但家中好幾口子人你碰碰這兒、我碰碰那兒,不亂才奇怪。

而木槿家中人口簡單,只消照料家中那對小兒即可,倒有多余的力氣做些家務,房間裏歸置齊整以後,至少沒有男人搗亂。

待說回正題已經是兩刻鐘之後的事:“聽織女鎮那頭的人說,陳家族裏頭有人被兒女餓死嘍……”

有糧媳婦心有戚戚焉,臉上露出同病相憐的表情。

木槿原本在笑,聽見有糧媳婦的話,臉上笑容瞬間凝固,她肅然道:“嫂子你且同我說說究竟是怎麽回事。”

按理說,正常生老病死不會引起人們那樣大的情緒波動,只因他們在西邊就吃夠缺衣少食的苦頭、見過餓殍遍野的情形,對“餓死”二字委實有些敏感。

有糧媳婦湊近說道:“聽織女鎮幾個同我相好的婦人說,沒了的是他們陳氏宗族裏頭一個老婆子,養活下六個兒子,奈何無一成用,竟生生將老母給餓死啦!”

被餓死的老婦人與織女鎮裏正同輩,年輕時生了數十個孩子,最後養活下來的亦有六個,腰板挺得直直的,何況她家早年家境殷實,日子過得再舒爽不過了。

雖說往後幾年因為給六個兒子娶妻生子近乎傾家蕩產,可老夫妻想到再過幾十年家族枝繁葉茂心裏頭便高興不已,那可是關系到千秋萬代的大事哩!

結果百年難得一見的災荒來臨,往日富庶無比的織女鎮竟也會被餓到吃了上頓沒下頓。

饑荒剛到來時,六個兒子還肯孝順老娘些吃食,然而半年過去、一年過去……

兒子們孝順的東西越發少了,且因著兒子多的緣故,大兒子覺得自家給的比老二多、老二又認為自家給的是六兄弟當中最多的,後頭幾個兒子不外乎覺得自己出的糧比其余幾個兄弟多,時日久了,再沒人肯給老娘吃食。

孩子爹早幾年便去了,是看著滿屋子痛哭流涕的兒孫含笑走的,他覺得兒孫這樣多,他同老妻百年之後定然不缺香火祭祀。

老婦人快六十的年紀,在織女鎮算老壽星,老到牙齒已經脫落得所剩無幾,甭說幹活,平日到村口同老夥計們嘮嗑曬太陽尚且需要拄著拐杖花費許多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