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籌備(第3/4頁)

反正木槿不會跟其他財主一樣拖欠銀子,只要工錢到了就成。

見陳寡婦過來,木槿果斷留她在家吃飯。

陳寡婦不停推辭:“我過來瞅瞅,幫不上多大的忙。”

陳寡婦有自己的織機,不用像東小莊的婦人那般給木槿做工,可她念著在張家和木槿生死與共的情誼,幾乎每天過來半個時辰指點木槿和做工的婦人。

木槿跟陳寡婦學了近一年功夫,當然知曉如今養蠶多麽耗費力氣,對陳寡婦抽時間幫忙自然感激不盡。

如果直接給錢就見外了,所以她時常留陳寡婦或者麒麟在家吃飯。

畢竟外頭糧食價格高昂極難買到,家家戶戶勒緊褲腰帶吃個幾成飽,給吃食比什麽都實惠。

陳寡婦大多時候都推卻了木槿的好意。

木槿有糧食不假,可往後還不知曉情形如何,總要省著用才成。

麒麟卻沒有母親那麽多考量,他每日餓著肚子,遇見木槿遞過來的吃食總會忘記陳寡婦的囑咐。

今日麒麟沒跟來,陳寡婦便沒有在木槿家留飯,她仔細查看過,臨出門前還不忘叮囑:“你找來的人都是勤快的,不過千萬別喂太多桑葉,否則不光白白耗費買桑葉的銀子,還耽擱蠶長大。”

木槿和做活的婦人把陳寡婦先前的提點都聽進去了,沒有大的錯處,就是放蠶的竹筐裏堆積太多桑葉,裏頭的桑葉把蠶牢牢蓋住連透氣都難,陳寡婦看見後趕緊提醒木槿。

做活的婦人同樣格外謹慎地聽陳寡婦的教導。

沒有養蠶經驗的她們覺得,喂桑葉越多蠶長的越大,如此便能得來更多蠶絲織緞子。

這是婦人們樸素的價值觀,同此時養孩子的道理差不離。

木槿每日忙的跟陀螺差不離,竟忽視了此處,在陳寡婦提醒後才意識到自己的疏漏,從此更加仔細地盯著養蠶進度。

因為將大半精力投入到養蠶中,木槿實在沒有精力照看如意吉祥,若非責任牽扯,她恨不能幹完活就埋頭大睡。

不過就算她不懂嬰孩教育,木槿照舊明白母親在孩童成長過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就算極累,她也會盡量抽出點時間與孩子相處。

王李氏看著閨女勞累的模樣,心疼道:“你快去睡個覺,這裏有我跟你兩個兄弟盯著哩!”

崇文崇武陪木槿去明州城置辦過兩回東西,知曉她前前後後投進去幾十兩銀子,最怕她的銀子打水漂,他們忙完地裏的活之後還會盡量幫襯木槿照看房屋裏養的蠶。

崇文覺得自己到底不如婦人們細心,每逢周氏幫忙整理挪動蠶,他就會把該搬動的給搬了。

因為有家裏人的幫襯,養在王家偏房的幾屋子蠶倒不曾花費木槿太多心思,她的重心依舊放在她自個兒養的蠶身上。

就在大夥共同的照看下,裏裏外外數十間屋舍養的蠶終於到了結繭期。

結繭期到來以後,她們便不再需要喂養桑葉,只消將屋舍打掃幹凈等待結繭即可。

木槿帶領兩個手腳伶俐的婦人輕輕將已經結繭的蠶蛹挑揀到專門的竹筐裏,當初知曉蠶要結繭的時候陳寡婦特地過來囑咐木槿不要鬧出太大動靜。

“這些祖宗脾性怪著哩,你鬧出的動靜讓它聽見,說不準要鬧脾氣。”

陳寡婦口中的鬧脾氣是指蠶結繭被打攪會停止結繭,她靠紡織刺繡吃飯,看屋子裏的蠶跟自己兒子差不多,木槿竟聽出一股子寵溺的意味。

陳寡婦到底是過來人,經驗不足的木槿幾乎將她的話奉為聖旨,她趕緊應下。

得虧陳寡婦的指點,雖說養蠶的過程充滿波折,終究教她有驚無險地挺了過來。

結果不等木槿高興幾日,抽絲的時候又出現毛病。

此時正值五月份,田地裏的活格外繁重,好些婦人直接不上工去地裏幹農活了。

她們的做法並不奇怪,古代小農經濟講究精耕細作,每畝地都要投入無數人力物力,農家人天不亮就到地裏捉蟲,不會放過任何一棵莊稼,捉完蟲還要松土澆地,活計著實不輕松。

在缺乏所謂的職業意識時,根本沒辦法約束眾人今天來明天不來的情況,倘若態度再嚴厲點,一些人直接就不幹了。

萬事以農為本,其余都是末業,婦人們想賺錢不假,然而她們斷不會舍本逐末。

人少的時候,木槿唯有多幹點、再多幹點,從而支撐起小作坊的正常運轉。

等到抽絲,依舊存在人手不足的情況,木槿唯有給前來幹活的婦人多發幾個銅板,免得她們中途放棄。

疙瘩媳婦本來是做織布的,知曉木槿人手不足的消息,趕緊湊上來幫忙抽絲。

反正疙瘩鐵了心不想同她過日子,她能多攢私房錢就多攢點,否則被凍死餓死都沒處說理去。

或許太急於求成,疙瘩媳婦抽絲時好幾回把蠶絲扯斷亦或將它團在一處沒法子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