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籌備(第2/4頁)

木槿不光把自家剩余四間正房並偏房擠出來養蠶,還跟王李氏王寶山商量著把他們東邊一排偏房收拾出來。

王寶山和王李氏都盼著自己閨女能做成這門子營生,好歹可以養活自己和兩個孩子,他們對木槿的做法再支持不過了。

收拾屋子時,周氏跟在木槿後頭支支吾吾。

去年周大山去世、周母瘋掉,她娘家發生的事實在太耗費心力,周氏便沒有跟隨同村的婦人過來學手藝。

待娘家的事略穩定,周氏借幫忙看顧孩子的名頭過來聽陳寡婦教手藝。

即使木槿和周氏發生過不少齟齬,依舊不得不承認周氏是個極能吃苦的婦人,她的做法頗像此時沒有條件念私塾卻渴望讀書男童女童,借助所有的條件學東西。

周氏當然比不上打一開始就跟著學的人,不過她願意下功夫死學,倒不能說是張白紙。

木槿問道:“嫂子,你可有事要說?”

周氏這才吞吞吐吐開口:“妹子,你還要不要接著招人啊,你瞅瞅我行不?”

迎著木槿上下打量的目光,周氏心中極其忐忑。

木槿倒願意讓周氏自己賺錢,不光因為她可以給自己帶來利潤,而且得來的銀錢還可以給家裏帶來進項。

木槿問她:“嫂子你想做哪樣活計?”

眾所周知,她這裏的活分成三份,分別是養蠶、抽絲和紡織,前兩個的技術含量低、趕上農忙時節能夠互相替代。

紡織卻不同,紡織需要織布娘子花費大量精力,並非單純的力氣活。

周氏幾乎沒有思考就回答:“要不我同她們一起給你養蠶?”

周氏最不怕吃苦,雖說養蠶打掃屋舍、搬動物件十分頻繁,但對農家婦人而言壓根不算什麽,周氏覺得自己指定不會拖後腿。

木槿直接拿出之前剩下的絲棉和織機讓周氏嘗試。

她千挑萬選選出十二個繡娘,是打算花大力氣培養她們的,如果往後當真能盈利,還會繼續提高繡娘的工錢,周氏到底是嫂子,如果她能力過關,木槿樂意做這個順水人情。

周氏坐到織機前頭,她的確會織布。

周家自來貧苦,靠鐵錘他們跟著車隊打土匪才擁有銀子和糧食,當初為了填飽肚子,年紀尚小的周氏沒辦法幹太多農活,五歲上下就跟著周母織布賺錢,她的基礎比東小莊大部分婦人好。

木槿看她紡出來的布料,在十二個受過訓練的織布娘子裏頭仍算不錯的。

她說:“我看你織布的活計做的不錯,不若跟著有糧嫂子一道織布,如果往後真能做起來,進項總歸比幹粗活多。”

周氏卻有猶豫:“我只跟著學了幾日,從未碰過綢緞這等珍貴物什,只怕給你添麻煩。”

周氏清楚綢緞有多珍貴,去年冬天婦人們聚在木槿家學手藝的時候,她不過邊幫著王李氏哄吉祥如意邊聽,總覺得漏下些東西。

倘若木槿要她織布,周氏二話不說就會同意,就算出了漏子也不怕,然而絲綢珍貴,即使是極小的疏漏,照樣會影響整匹絲綢的賣價,周氏哪裏敢胡亂嘗試。

木槿:“如今剛開始養蠶,還有好幾個月才織緞子,你閑下來正好在旁邊看著,總能學會。”

木槿又跟她強調學的時候必定耽擱時間,她不會付給周氏工錢。

周氏哪裏敢要工錢,趕忙答應下來,只說自己會跟著麒麟他娘好好學。

——

木槿強撐著精神去門口卸桑葉。

她的養殖規模頗大,每日需要好幾車桑葉,除卻從裏正家買大頭之外,跟織女鎮另外兩戶人家也建立了關系,勉強能滿足桑葉的需求。

裏正家裏土地多,加上東小莊就在他眼前,他倒不擔心木槿會賴賬,他跟木槿約好每天送幾車桑葉過來,每個月付一回銀錢即可。

另外兩戶人家家境比裏正差許多,恨不能將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他們打開始談的時候就不停跟木槿強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木槿自己不會賴賬,旁人卻不了解她,她明白兩戶人家的顧慮,立馬答應下來。

然而這般做也有壞處。

因為每日都要出幾十個銅板,她沒有足夠的零錢,只能拿銀子跟東小莊銅板多的人家進行置換,中間多耗費了許多力氣。

此外,支付給幾個養蠶婦人的工錢也是個問題。

現在可沒有後世按月結工資的傳統,尤其是靠天吃飯的農家人很少有機會出去幹活,沒有逃荒以前給大戶人家做短工也是按天給銀子,只有長工才會按年或者季度給工錢。

且適合養蠶的時間才半年左右、不同工種做活的時間不同,大夥遠遠算不上長工。

商量過後,木槿與婦人們約定每月發一回工錢,工錢多少則取決於上工天數。

如果是旁人,婦人們斷然不會同意,她們心裏更願意幹完活直接拿到銀子,但大夥對木槿知根知底、木槿又在逃荒路上多次幫扶族人們,她們願意相信她,便同意了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