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風險(第3/4頁)

如今正值農閑時節,婦人們倒不怕把整日的時光消耗在木槿家中,陳寡婦和木槿盡量把如何養蠶、如何抽絲、如何紡織絲綢教給東小莊的婦人們。

在講究獨門秘方的時代,像陳寡婦這種不藏私將技藝全教出去的很少,陳寡婦的做法引來織女鎮不少議論。

有年長的嬸子大娘就去陳寡婦家中遊說。

她語重心長地勸說陳寡婦:“麒麟他娘,嬸子知道你跟東小莊那個婦人要好,你單教給她一個人的話我不說什麽,卻總不能把咱們老祖宗幾百年傳下來的手藝教給那麽多外鄉人。”

織女鎮憑借種茶紡織在明州城立足,因為織女鎮紡織出來的絲綢更為精美,比其余地方賣的價錢高很多,許多織女鎮的鄉民以自己的紡織技藝為榮。

他們跟東小莊關系好不要緊,卻不能把吃飯的手藝教給旁人,織女鎮已經有好些婦人看不慣陳寡婦的做法。

在出事之前,陳寡婦和織女鎮其余人抱著同樣的心思,險些被張家人害死後,她看著織女鎮的族人們並不打算保她反而包庇喬掌櫃,陳寡婦難免感到寒心。

幸虧織女鎮的童生老爺去裏正處遊說,才令裏正打消了將自己交給張家人的心思。

短短幾天功夫,陳寡婦就看清楚了周遭人的面目,她覺得眼前所謂的自己人還不如東小莊那群外鄉人靠得住。

而且陳寡婦並非一時沖動,在做出教織女鎮婦人手藝的決定之前,她著實思量許久。

她將喬掌櫃得罪的死死的,往後再想賣繡品或者綢緞並不容易,唯有帶著東小莊的婦人一道做。

喬掌櫃指定不會收她們的綢緞,到時候大家夥正好商量著另辟蹊徑往外賣。

因為陳寡婦有自己的小算盤,面對陳氏族裏嬸子大娘的勸說可謂全然不為所動。

說話的嬸子嘴巴都幹了,陳寡婦才緩緩開口:“嬸子,我曉得你為我考量,不過在我被喬掌櫃坑害得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族裏人不肯護著我這個喪夫的寡婦時,多虧東小莊的人跑前跑後才令我勉強活命,我既然有養活自己的手藝就不能藏私。”

眼見陳寡婦油鹽不進,過來勸說的嬸子只能帶著怨氣無功而返。

織女鎮心急如焚之際,東小莊卻有越來越多的婦人加入進來。

木槿家人少屋子寬敞,所以婦人們多聚在她家同陳寡婦學手藝,因為後頭有更多人加入進來,木槿托崇文崇武等人把最邊上兩間屋子打通,如此看來,除卻臥房,其余四間房屋皆被打通,只有中間的柱子為建築物做支撐,看起來寬敞極了。

當然,她們同樣碰見了其他難題。

最難的要數紡織的的織布機。

絲綢質地細膩且制作工藝繁雜,織機比尋常的織布機昂貴,尋常人家很難擔負起好幾兩銀子的支出。

東小莊家家戶戶有銀子不假,然而窮慣了的農家人不願意為見不到成果的東西付出銀錢,何況好多人家都是公婆當家,年輕婦人手頭壓根沒有銀子。

提到織機一事時,只有栓柱媳婦和有糧媳婦果斷點頭說願意出銀子買織機,剩下的婦人則陷入沉默中。

有自認為機靈的婦人說:“不如妹子你買兩台織機,我們輪流在你家織布,到時候給你賃織機的銀子就是。”

婦人想要賺錢,卻因為此前從沒有接觸過紡織絲綢犯嘀咕,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出來,能夠成功還好,失敗了的話五兩銀子就會打水漂,自己恐怕會被丈夫打死。

買織機的五兩銀子不算小數目,婦人想賺錢卻不願意付出成本,就打起了木槿的主意。

當初在土匪窩裏族長可是多分給了木槿兩錠金子來著,她財大氣粗上頭還沒有公婆丈夫把持銀子,買織機的話阻礙更小。

何況此事本就由木槿牽頭,很多人覺得最先慫恿的木槿合該出點力氣。

當然,她們沒有忘記木槿在逃荒路上的幫扶,雖然想要占便宜卻不至於太過分,她同樣願意往後退兩步。

“俺知道此事做不成的話會讓妹子吃虧,不過俺上頭的婆婆難說話,著實拿不出五兩銀子來,還望妹子多出點力氣,俺不占你便宜,你照外頭雇織娘的價錢給俺幾個銅板就成,余下的銀子自可憑你安排。”

說實話,在糾結東小莊的婦人過來學織布時,木槿動過這個心思,不過很快就打消了雇人幹活的心思。

紡織絲綢需要專門的織機,若不想織機隔三差五出問題,最好在明州城專門的鋪子裏買,織女鎮的織機就是如此來的——

因為織機造價昂貴,明州城很多以紡織為生的人家在女兒出嫁時會以織機作為嫁妝,一用就是半輩子。

陳寡婦如今用的織機就是出嫁時的陪嫁,她對吃飯的家夥格外愛惜,若非必要,其他人連碰都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