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風險(第2/4頁)

這兩年糧食不充裕,人們根本等不到旱季,直接下河捕魚。

因為捕魚的時節過早,捕撈上來的都是小魚小蝦,見到之後難免覺得失望。

他們卻顧不得那麽多,如果自己不下手,周遭人肯定也會下水捕撈,等自己再下去就只能撈些泥沙出來了。

因此,在過早的捕撈中,頂多撈上來幾斤魚蝦,這還是捕魚好手才能有的收獲,尋常人家撈到的東西甚至不夠塞牙縫。

等到冬日,河湖裏的魚蝦早就被捕撈幹凈,人們只好找尋其他的進項。

有糧媳婦剛從木槿家回來,就聽說織女鎮有人抓到了兩三斤重的野兔。

當時她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那可是野兔啊,裏頭有好幾斤肉呐。

有糧媳婦這般想,其他人家亦感覺十分羨慕,他們覺得自己同樣能有這樣好的運氣。

一時間,經常能在夜裏看見織女鎮或者東小莊的年輕漢子扛著自制的木弓出去打野雞野兔。

聽有經驗的老手說,外頭的畜牲在白天都眯在窩裏,反而習慣在夜裏四處遊蕩,夜裏打獵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連崇文崇武都隨大流出去打獵了,崇武信誓旦旦跟家人說讓他們等自己打兔子回來。

崇武經常逗弄雙胞胎,如意吉祥看見小舅舅扛著家夥出門,死死抓住他的衣角。

如意不停扭動身體:“舅舅,我也要去打兔兔。”

崇武本來在安撫如意來著,旁邊的吉祥又不聽話了,他抓住崇武的另一只袖子,後頭更抱住崇武的大腿。

他想跟著去打獵。

外頭如此寒冷,出去一小會兒就會覺得被吹了個透心涼,崇文崇武穿著厚實的棉衣棉褲,頭上戴著王李氏剛做好的新棉帽,做好了保暖工作。

饒是如此,王寶山照樣囑咐兒子:“能打到東西自然好,打不到也別硬撐,反正咱家不缺那點子東西。”

他主要怕兩個兒子在外頭呆的時間過長得風寒。

崇文率先答應,嘴裏說自己有數。

待送走崇文崇武,家人趕緊回到屋裏。

尤其是雙胞胎,雖然被凍到半死,依舊沒在外頭待夠,將他們抱進屋裏時,雙胞胎不停哭鬧死活不肯回去。

用和平方式不行,木槿唯有動用“武力”把姐弟倆帶回去。

自從降溫開始,除卻解手之外,木槿大多時候把孩子拘在屋子裏玩耍,孩子每日出去放風的時間極少。

此刻,好不容易有了光明正大被家人抱出來的機會,即使被凍到流鼻涕,雙胞胎仍舊玩的歡脫。

吉祥如意沒有見到心心念念的小兔子。

折騰半個來月,東小莊眾人一無所獲,倒是織女鎮額外打到兩只野雞。

男女都為要做的營生犯愁,木槿同樣在打紡織的注意。

這得多虧陳寡婦的提醒。

陳寡婦徹底得罪喬掌櫃之後,收入可謂大幅下降。

且拿之前用老五媳婦名義賣給喬掌櫃的絲綢來說,如果往年賣出去能有個五六兩銀子的進項,今年卻只得來四兩,這還是趁喬掌櫃沒反應過來東西是陳寡婦織的。

長此以往,喬掌櫃一定可以察覺出不對來,陳寡婦想起來就發愁。

不過她依然不後悔此前的做法,若沒有從喬掌櫃處得來的作為補償的銀子和糧食,她孤兒寡母指定沒有安身立命的本錢,想要從災荒裏活下去必不容易。

她過來說話的時候,難免覺得憂心忡忡。

木槿早先就沒有長期被喬掌櫃賺差價的打算。

在張家那段日子,她頂著張家下人的鄙夷同他們搭話,不光為了同張家人處好關系,還有打探消息的意思在。

有個話多的婆子就同她說過,普通的綢緞賣出去能有六兩,由熟練手巧的織女紡織出來的絲綢則有七兩往上且上不封頂。

別的婦人不清楚,陳寡婦織出來的絲綢絕對可以算在上等的範疇裏,賣給喬掌櫃卻只能得來五兩銀子。

而普通婦人賣給喬掌櫃只有三到四兩,中間有二兩銀子的賺頭。

作為商人當然以賺錢為目的,然而喬掌櫃在絲綢販賣上就要賺50%的利潤,等人們用賣絲綢茶葉的銀子同他買糧食,又要賺上一筆,人們買賣東西不過靠喬掌櫃左手倒右手罷了。

面對如此巨額的利潤,說不眼饞是假的。

不過眾人沒有門路,唯有依賴喬掌櫃。

木槿覺得門路固然重要,但普通的繡品鋪子和布莊對絲綢繡品有著天然的需求,總不能因為不是熟人而拒收吧。

當然,一家兩家可能如此,但絕不會家家如此,她打算賭一把試試。

因此,光靠她和陳寡婦不夠,木槿在征得陳寡婦的同意之後,讓細娘、荷花、紅花、有糧媳婦、栓柱媳婦等年輕的婦人來學習紡織刺繡。

她們大多有幾分底子在,即使無法和陳寡婦相比,活計照舊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