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喪事(第2/4頁)

報官之後對他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得罪東小莊,實在太得不償失。

裏正直接對織女鎮眾人說:“若沒有東小莊,我們恐怕已經遭了難,雖說他們從前做衙役,咱們卻不能到處宣揚他們有幾把刀的事,即使婆娘孩子也不能說,反正知曉此事的統共咱們幾個人,倘若宣揚出去我必不會放過你們!”

“裏正,我們不說,可他們呢?”

有人為難地轉頭看十幾個賊人,賊人把織女鎮有刀的事宣揚出去又將鍋扣在自己頭上就不妙了。

早就被麻繩捆綁起來的賊人感覺到無邊的恐懼。

他們擔心這群人為了避免秘密被自己宣揚出去直接滅口。

聽見絡繹不絕的求饒聲,裏正腦袋裏仿佛有無數只蒼蠅嗡嗡叫,他看向王寶興。

王寶興本來打算將賊人報官來著,結果卻被他們發現了自己的秘密,再報官的話,賊人指定會跟衙役把所有的事全交代了。

思慮良久,王寶興與裏正耳語幾句,見裏正沒有意見才看向賊人。

“念在你們是初犯,我們便不報官了,想必你們知曉牢獄裏頭同樣沒有糧食,若將你們關押進去只有被餓死一條路,我暫且放過你們。不過……”

聽王寶興說放過自己,他們眼淚都流出來了,奈何後頭還有個轉折,聽得人害怕不已。

“不過我們從前做衙役順了縣衙幾把刀的事被你們知曉了,為免將事情宣揚出去,我需知道你們姓甚名誰、家在何處,待有風聲傳出也好找你們算賬去!”

對於賊人而言,只要能保住性命,旁的事情都好說。

他們趕緊把王寶興想知道的告訴他。

王寶興飛快記錄他們的信息,怕有人撒謊,他特地派族裏的幾十個後生壓著賊人回他們家。

長的黑瘦的漢子跪下:“老爺,我們再不敢犯渾了,求你莫要讓我族裏知曉此事,否則我哪還有活著的機會……”

他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生怕王寶興把自己押送到族裏。

族長為人嚴苛,在他的命令下,族裏好幾個喪夫的寡婦被迫殉節只為得來貞節牌坊,男丁們出現小偷小摸之事亦要狠狠拷打,前幾年還出現有人不慎被打死的事。

如果讓族長知曉自己隨人偷盜,他恐怕沒有見到明日的太陽的機會了。

王寶興道:“只要外頭沒傳出什麽不該說的,我絕不將此事透露出去,送你們家去也是為了我們從前是衙役之事傳出去好尋你們問話。”

王寶興說得輕巧,其實就是為了秘密被傳出去之後好找人算賬。

當然,仔細同他們解釋也是為了讓幾個人知曉後果,從而避免麻煩。

如今被麻繩狠狠束縛住,除卻同意王寶興的做法,賊人們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

一路上心驚膽戰,待織女鎮和東小莊的幾十個人將自己放回家中,他們才徹底放下心來。

同時,裏正和王寶興特地讓人們傳出風聲——

織女鎮抓到幾十個前來偷盜糧食的人,已經扭送到官府去了,聽官爺說要重判賊人。

雖然消息是假的,但周邊的百姓少有去明州城的機會,根本沒辦法驗證消息的真偽,反而方便織女鎮震懾那些垂涎糧食的人。

與此同時,周家出現了定居以來第一樁喪事。

周大山病死了。

自打上回和兒子兄弟將事情給鬧大,除非去田裏幹活,其他時間周大山羞於出門見人。

他在家中著實老實了好一陣子,有時甚至會主動給重傷的周母倒碗水喝。

周母哪裏享受過這等待遇,整個人戰戰兢兢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周母和六個兒子被周大山打罵慣了,見周大山老實,心想安安靜靜把日子過起來最要緊,千萬別再鬧幺蛾子讓旁人看熱鬧。

周大山剛開始也這般想的,雖說心裏咽不下那口氣,卻著實不願意讓別人瞧他的熱鬧。

等過久安生日子,周大山又開始鬧有的沒的。

前些日子因為收糧食的事,周母嘟囔了嘴,恰巧被周大山聽了去。

習慣從妻兒身發泄不滿與憤懣的周大山,下意識將拳頭揮向老妻。

周母又是習慣隱忍的,只偷偷摸摸在墻角抹眼淚。

至於勸架的兒子,亦被周大山的拳頭格外照顧了幾回。

說實話,周大山內心並不十分想打人,不過動了回拳頭之後,他的內心被無邊的狂熱所籠罩,看著妻兒無力反抗或者不好反抗的模樣,周大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某種難以描述的隱秘快感,他著實控制不住揮向妻兒的拳頭。

見婆娘兒子沒有反抗,周大山故態重萌,再次恢復了隔三差五打罵妻兒的日子。

直到長子鐵錘反抗,所有的事情被拐了個彎。

看著母親和弟弟們傷痕累累的模樣,鐵錘眼睛裏簡直要滴出血來。

即使鐵錘礙於孝道不敢直接對周大山動手,他仍舊抄起棍棒威嚇周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