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發(第3/3頁)

又想到吉祥如意現在主食小米粥和饅頭,木槿又熬了幾鍋小米粥,放到家裏頭提水的木桶裏面,滿滿兩大桶,一起放在空間裏,反正空間有個保鮮功能,放進去什麽樣拿出來還是什麽樣還不必擔心放壞。

木槿主要怕後面沒有水,如意吉祥又小,還消化不好雜糧,為了以防萬一便提前給她們儲存好足夠的食物。

木槿心裏打定主意,這兩木桶米粥只給雙胞胎用。

如果只有他們用的話,這些應該夠雙胞胎配著其他東西吃一兩個月的。

王家自家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但是木槿總擔心李家周家會生幺蛾子。

王寶山性子和軟,王李氏比他主意多些,但她娘家在其中,她大概率沒辦法拒絕娘家兄弟的請求,王崇文是最有主意的,架不住有個周氏。

而周氏光娘家兄弟就有六個,還有不省心的叔嬸一家,這些人都沒有糧食,王家還真不一定能夠拒絕的了。

如果生活在現代,木槿自然可以不必忍受周氏,可是在古代,即使王寶山夫婦再疼女兒,也不得不說,女兒只是錦上添花,兒子才是家裏頭的根基。

崇武還未長成,身為長子又正當壯年的崇文無疑是家裏頭最受重視的孩子,木槿對周氏百般忍讓忍的不是周氏,而是王崇文。此時人們普遍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如果真的要在木槿和周氏之間做選擇,不管王崇文還是王寶山夫婦,無疑會選擇周氏,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裏女兒已經是許家人,周氏才是一輩子綁在王家的。

或許王寶山夫婦因為疼愛女兒有些猶豫,但是在周圍的輿論環境以及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他們遲早都會妥協。

木槿穿越將近一年時間,足夠看透這些道理。

至於不和周氏一起,木槿有空間自己帶著兩個孩子走,那更是玩笑話。

一個手無寸鐵的女人,走在逃荒路上在旁人眼裏只是個待宰的羔羊。

所以,為了保險,即使知道王家這條船並不牢固,也得咬著牙和王家綁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她和兩個孩子的安全。

木槿為了給自己上雙保險,讓崇武借著搬東西的名義把榔頭和有糧叫過來。

作者有話說:

女主經過一年多的鍛煉,看明白周圍人的性子,也知道有極品親家,可是被時代桎梏住的她,只能慢慢改變。或許有的讀者會問,不帶周家人可以嗎?古代講究宗族血緣,重視姻親關系,並沒辦法像現代一樣說扔下就扔下,不過女主已經有了防範。

比如說後面把有糧榔頭叫過去,就有拉攏他們的意思。她跟栓柱夫妻也保持著友好的關系,但是栓柱是王家族人,如果真的在女主和崇文之間做選擇,栓柱家頂多就是多幫女主一點,但是有糧榔頭只是長工,和王家更多是利益牽扯,把他們拉到自己陣營裏的可能性也更大。

女主穿越到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沒辦法有那種個人英雄主義的做法(除非她跟王家宗族鬧掰),所以只能慢慢來。所以也請大家給女主一點時間。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哦,每一條留言我都有認真看,特別感謝有你們的支持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