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發(第2/3頁)

現在讓他扔下地去逃荒,跟要他的命沒兩樣。

“姑姑姑丈家裏地比咱家多得多,他們都要逃荒去,咱們還有啥舍不得的?”

另外,李棟梁就在被征收的徭役範圍內,出於私心他也不想冒著生命危險去打土匪。

李富貴原本還不情不願的,但是仔細一想的確如此,他家在李家村宗族裏頭沒有太親近的親屬,最近的親戚就是王李氏,若王家離開之後再也不回來,他們家只能單打獨鬥,連個幫襯都沒有。

至於李家族人,跟李富貴隔著幾代遠,而且還都不如李富貴家富裕,李富貴反而怕他們來拖累自家。

加上兒子一說,李富貴馬上動起心思。

他也不猶豫了,直接說要同姐姐姐夫家一起走。

至於周家,更連一絲猶豫都沒有,聽到崇文說要去逃荒去,周大山家和周大海家連考慮都沒有,直接說要同王家一起走。

在周家人看來,只要跟著親家,自家總不會被餓死。

如果親家真的走了,自己沒有地沒有糧食,遲早得被餓死。

——

王家村家家戶戶忙著收拾東西,包括王寶山和王寶興兩家,他們兩家日子殷實,家當自然多,收拾起來格外費力。

王寶山家裏只有一頭牛,光把糧食放到牛車上就占了大半空間,剩下只能夠放家裏人的衣物被褥。

每個人都只挑了自己還算新的衣裳帶上,剩余的不是不想帶,而是實在沒有空間放。

而且木槿家裏連個牛車都沒有,只能把東西和王家一起放。

回家收拾東西之際,王李氏還特地提醒木槿把首飾收一收。

因為沒有完全接收原主的記憶,許多細節沒辦法一下子記起來,木槿反應好一會兒才明白王李氏說的首飾是什麽。

兩個孩子都睡在王家,木槿倒不怕動靜太大吵到他們,她從空間裏拿出手電筒照明,翻找一番果然看到紅布包裹的鐲子。

兩只鐲子是純金的,看起來份量很足,是王李氏在原主十來歲的時候就替她備好的嫁妝,這個只有王李氏夫妻還有木槿許天賜才知曉。

這時候,一兩金子能兌將近十兩銀子,這兩只鐲子都極重,普通人家給一只銀鐲子做陪嫁已經是了不得的體面,給兩只金鐲子除了城裏的大戶人家,旁的少之又少。

木槿找到東西之後,就小心翼翼把東西收到空間。

另外,木槿想著既然馬上就要搬走,以後村裏再也沒有那樣大的用水壓力,她終於用滿滿一個浴桶洗了回澡。接著又把家裏的大甕和浴桶都裝滿水放進空間裏,如果他們在路上找不到水的話,可以找借口拿出來救急。

至於剩余的東西,木槿把許天賜的筆墨紙硯還有他所有的書籍、文稿放進空間。

書籍是木槿自己用的,來到古代她才知道古代幾本不厚的書就能賣上一兩銀子,而這恐怕也是家境貧寒的學子難以出頭的一大原因,畢竟光筆墨紙硯就可能掏空所有家當。

因為舍不得再花銀子,為了學會讀寫古代的字,她只好借用許天賜的書。

至於剩下的文稿以及許天賜送給原主的簪子這種比較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木槿就收進空間準備傳給吉祥如意留個念想。

之前她自己購置的衣裳被褥,木槿把厚重一點的放進自己空間裏,只拿出兩套衣裳放在包袱裏頭。

她得同王家一起走,她自己放在明面上的糧食還得靠王家的牛車,實在不能添太多東西給王家增加負擔。

因為東西太多,一輛牛車壓根裝不下,王寶山把家裏兩個大竹筐固定在扁擔兩頭,在裏頭放家裏人的衣服食物,大約一二百斤重。

到時候由崇文崇武輪流背著便是。

——

臨出發前一晚,因為怕出變故,得有一半人家沒怎麽睡。

而且有糧榔頭兩家還有李富貴家夜裏就過來了,他們怕早上過來太招人眼,更怕王家村把自己給忘下。

崇武告訴她長工還有王李氏周氏兩邊親戚要同他們一起時,木槿不僅沒有因為人多而歡喜,反而有種莫名其妙的擔心。

有糧榔頭還好,兩個人幹活麻利又是王寶山雇的長工,並非愛生事的性子。

可是李富貴和周家人始終是個變數,木槿就算不知道他們具體需要多久才能走到有水的地方,但按照現在的交通速度恐怕少則兩三個月多則一年半年,等李富貴和周家都沒有糧食,恐怕王家得接濟不少,王家的糧食能撐多久實在不知道。

現在氣溫比較低,飯食放的住,家家戶戶都在做糠餅或雜糧餅帶著吃。

看他們的樣子,恐怕要做上夠全家人吃上半個月的。

王李氏也在家裏忙著做餅和饅頭。

木槿在空間裏儲存了一二百個饅頭,那是她聽說要出去逃荒之後做了一夜做出來的,好在大家也在生火做飯,所以她並不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