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分糧(第2/3頁)

此時宗族觀念極強,王姓人家連走路都比那種小戶人家腰杆子挺得直。

這次連劉家鄭家這種外姓人都借到了糧食,自家等啊等始終沒有分到,王寶順急得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

“你家不是剛從楊家得了五百斤糧食嗎?”王寶興問。

他借糧食是為了救急,可不是讓它放在糧倉裏長黴的。

王寶順:“那……那不一樣,反正不能就我們一家沒有!”

村裏人剛得了王寶興王寶山的恩惠,自然替他們說話,大夥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起來……

“你賣閨女的糧食還沒有捂熱乎呢,幹啥非要跟俺們搶糧,俺們可是要餓死了。”

“對啊,你都得了賣閨女的糧了,五百斤呢。”

……

他們原本就看不慣王寶順夫婦那樣對待紅花,現在得了由頭恨不能把王寶順奚落死。

你一言我一語唾沫星子都可以淹死王寶順了,盡管王寶順夫婦都是賴皮性子,可架不住這麽多人一起,他們抱怨幾句便只能乖乖閉嘴。

糧食分完,大家著急把糧食搬到家裏頭去。

即使王寶興已經說了哪家給多少,把稱出來多糧食放到他們身邊,但是不搬回家,總覺得心裏頭不自在,仿佛糧食隨時都會丟。

王寶興沒讓大家立刻離開,他得同大夥說一說今年萬一還不下雨他們的去處問題。

大家都是靠天吃飯的農人,早就察覺出今年天氣的不尋常來,去年冬天就比往年冷許多,如果沒有足夠厚的棉衣被子,即使燒著火炕仍舊十分冷。

現在正月都快過去了,可外頭一點返春的跡象都沒有,天氣冷、不下雨,他們根本沒辦法繼續種糧食。

即使有了王寶興和王寶山的接濟,他們能多撐大半年,可是往後呢?

那時候王家兄弟恐怕也沒有多余的糧食可以往外借給他們了。

每個人都惶恐不安,不知未來該何去何從。

唯一能讓他們感到有點安慰的便是村裏的水井自入冬之後水位不曾下降過一事而已。

如果說,過年前半年時間有難民陸陸續續經過王家村繼續東行,使得王家村不得不時刻防範。那麽自從過年之後一個月,他們幾乎沒有再見過難民經過,要放在去年,大夥肯定高興的不得了,但是現在見不到難民反而讓他們心中愈發惶恐。

村裏大多數人不管男女老少皆圍在祠堂門外,木槿沒有出去,但她同周邊人一樣,覺得將近一個月沒有見到任何一個難民實在不同尋常,而且之前還有村民們的親戚,知道他們王家村人有糧,不少人過來借糧食,但最近同樣不曾見過他們的影子,

木槿總覺得心裏頭七上八下的。

早在半年前周邊幾個村落除了富戶之外,大多數人已經吃不上飯,現在半年過去,村裏人幾乎很少進出,除了王崇遠回家時曾帶來縣城裏的消息之外,他們幾乎不清楚外頭的情形。

說實話,這種與世隔絕的情況太過被動了。

這兩天木槿一直在想,要等開春仍舊沒有降雨,那意味著之後半年甚至一年都沒有糧食,水井裏的水又在不斷消耗,王家村這種情況就像困守孤島,彈盡糧絕之後是不是也要和柳橋村一樣落得個人吃人的下場?

想到此處,木槿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如果是整個王家村的話,她手裏的糧食只能夠讓他們都挺個把月,幾乎無濟於事。

至於進山裏面躲避,幾乎不可能。

山裏面有不少肉食動物,裏面蘊藏的危險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她獨自進去就是送人頭,即使與族人們共同躲進去,也有很大可能遭遇猛獸的攻擊。

與其如此,還不如呆在外面安全,這也是古代聚族而居的一大原因。

今天得了糧食,村裏人皆一掃過去的陰霾,臉上一副喜氣洋洋的神色。

唯一不覺得高興的大概只有王寶興和王寶山兩家,看著自家糧庫減少許多的糧食,他們背地裏沒少心疼。

可心疼也得給,大家鄉裏鄉親的,總不能看著他們餓死。

——

木槿去找王寶興時,他似乎還沒有從失去糧食的痛苦裏走出來,整個人蔫蔫的。

這時候已經是二月份。

當時王崇遠也在堂屋,就是他把木槿迎進來的。

“二伯,我來找您就是因為咱們村好久沒有人來過了,也不知道外頭怎麽個情形,您要不要讓人出去打探打探?我瞧著現在都二月應當開春了,可天還是這樣冷,我心裏總覺得不對勁兒。”

王崇遠:“五妹,爹幾天前就曾想過此事,你不必擔心,你且好好回家看顧兩個孩子要緊。”

王寶興打斷王崇遠,同木槿說:“我這幾日也是這般想的,咱們不能把自己困在這裏頭,要是形勢不對,應當趕緊想對策逃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