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二更君(第2/4頁)

江太監打了個哈欠:“既然這樣我不打擾了。快勸著大人歇息吧,明兒還要早起趕路。這天冷的這樣,早上起床簡直是酷刑。”

嘀咕著,他下樓去了,正趕上姜斯帶人巡邏了一遍,正進門上樓,一邊走一邊不住地搓著手掌,手指都給凍僵了。

靈樞看了會兒,把門扇關上。

小甘那裏陪著楊儀睡,靈樞倒也想陪著俞星臣,不過到底是兩個男人,不太方便。

就從小店裏要了個板床,自己在板床上。

倒是小乖,自自在在地趴在床邊,蜷縮成一團靠著俞星臣。

聽著外頭風吹雪,靈樞也聽見了俞星臣時而急促時而平緩的呼吸,他知道主子這會兒必定心神不寧。

起初不想貿然開口,但過了半晌還是這樣,靈樞不由道:“大人還是好生睡吧,不要多想些事了。”

沉默片刻,俞星臣道:“你又知道什麽。”

“我猜也猜得到。”靈樞嘆了口氣:“為什麽巴巴地要到這個苦寒地方來?明明家裏都不同意……還惹得大老爺那樣,我從沒見過大老爺對你發脾氣。”

俞星臣不語,只輕輕地用手指撫了撫小乖,狗子乖巧地把嘴巴搭在他的手上。

他感覺那點毛絨絨的依偎過來的暖意,心裏略微受用。

當時俞星臣在京內說要自請到北境的時候,俞鼐確實不答應。

對於將士來說,親臨殺場建功立業,是彪炳史冊的事,但對於從少年時候便浸淫朝堂、甚至路都鋪好了的文臣來說,去那種戰亂之地,除非是昏了頭。

一來容易出力不討好,二來,不免性命之憂。

俞星臣是俞鼐從來看好的人,最近吏部已經在做調動,俞鼐早得到了消息,吏部是要將俞星臣從巡檢司調回去,若無意外,便是右侍郎。

在兵部再做個一兩年,以他的人品能耐,官至六部尚書,不在話下。

他明明可以什麽都不做就直升而上,在這個關鍵時候,他卻要主動請纓把自己弄進一個前途未蔔的混沌境地。

俞鼐起先是驚心,繼而是失望。

正是因為看重俞星臣,所以對他這種不顧自身安危、乃至不顧俞家前景的任性選擇,實在失望透頂。

俞鼐見無法讓他回頭,只說了一句:“我畢竟不是你父親,管不了你,哼!就隨你吧!”他拂袖而去。

但這句話,已經足夠誅心了。

而接下來的,是知道了消息的俞鼎,俞鼎可沒有俞鼐那樣“含蓄”了,他先是質問,見俞星臣仿佛鐵了心如此,俞鼎暴跳如雷。

俞家有個俞西驍在外頭,已經足夠了。而俞星臣又是被看好的繼任俞鼐的人,如今他竟自己想不開,幹出這仿佛自毀前程的事,而且還惹了俞鼐不快。

俞鼎氣急之下,命人將家法拿來,不由分說,砰砰啪啪,狠狠地在俞星臣身上打了幾下。

他已經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沒有這麽暴怒過,畢竟俞星臣也不是當初可以隨意打兩下的少年了。

如今氣怒攻心,不由分說,罵道:“我索性打斷了你的腿,看你還怎麽去!”

要不是靈樞在外頭忍無可忍地跑進來攔著,俞鼎一怒之下只怕真的會把俞星臣打出個好歹來。

可就算是冒著不孝的罪名,俞星臣還是不改初心。

直到次日,忽然聽說了永安侯要離京的消息,正臥床養傷的俞星臣不消說十分錯愕,但如此一來,家裏不免就有人誤會了。

比如徐夫人。

相比較俞鼐跟俞鼎,徐夫人是知道俞星臣心思的,她聽說楊儀要去北境,而偏偏這麽湊巧,俞星臣也執意要前往,還一反常態地連俞鼐的話都不聽了。

徐夫人震驚不已,認定了俞星臣是為了楊儀,私下質問。俞星臣雖否認,但知道母親是不會相信這確實是個“巧合”。

當時在樂陽縣,俞星臣詢問楊儀為何不去送薛放,若自己出京會不會送的時候,其實已經打定主意要離京的。

可他哪裏想到,當時楊儀心裏也早有主意。

而且比他還快一步……這也是造化弄人。

便在次日,端王殿下召見俞星臣。

俞星臣被俞鼎打了兩下,雖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淤青是不免,走起來隱隱作痛。

端王之所以傳俞星臣,卻是問了個令他意外的問題,正是關於樂陽縣瞿家莊之事。

原來近日欽天監觀天象,發現京郊有氣湧動,曾派專人前去查看。

自然早已知道了瞿家莊私建陵寢的事,只不過才稟告了皇帝,那邊俞星臣就叫人停了工。

端王道:“先前皇上召本王,問知不知道此事……本王自然一無所知。皇上便讓本王查清楚,到底這是誰的意思。”

俞星臣沒指望此事就偃旗息鼓,一風不透,何況自己都知道消息了,若說皇帝的眼線一無所知,那才是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