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二更二更君(第3/4頁)

俞星臣不語。

門房回憶著,說完後嘆氣:“人心都是肉長的,老滕這樣的好人偏偏不長命,真是沒法說。”

俞星臣問起老滕要離開的事,門房說道:“是呢,他確實是要走。其實小人也很詫異,畢竟前一天他還沒有這種意思,只過了一夜,就突然消沉起來,還說要離開京城回老家去。我問他怎麽了,他並不說,我們私下裏猜想,多半是因為他喂養的那只大狸花貓突然不見,而小貓也消失了幾只的原因?”

但也正因為老滕說要走,所以在他真的失蹤了後,門房眾人就也理所應當的以為,老滕興許是不辭而別、回了老家了。

當時門房心裏還嘀咕了幾句,覺著老滕有點不夠意思,哪裏想到背後真相竟是如此慘絕人寰。

說完之後,俞星臣略應酬了兩句,叫人送了劉博士。

皇宮。

楊儀還沒來得及跟楊佑維說幾句話,內宮就又傳她。

這次不是皇後,乃是婉妃。

小太監領著楊儀來到了婉妃娘娘的寢宮,卻發現瑾妃也在。

楊儀心裏正惦記著瑾妃的情形,見了她,一時顧不得避忌,便看向她面上。

卻見瑾妃的臉色,比之先前第一次見,好了很多。

行禮之後,婉妃娘娘笑道:“楊侍醫你昨兒好日子,今兒不歇歇就來當值了?真真的叫太醫院那些一貫自視甚高的男人們都自嘆弗如。”

楊儀垂手:“娘娘過譽了。”

婉妃看了眼瑾妃,道:“上次你給瑾妃看了,又開了藥,甚好。你過來再給她把把脈,看看到底如何。”

楊儀領命上前,剛要跪下,婉妃道:“且慢。”轉頭對身邊宮女道:“去搬個錦墩過來。”

宮女們搬了個細花綢裹著的紫檀木玲瓏錦墩,放在了瑾妃面前。

楊儀謝恩,坐在錦墩上,給瑾妃診脈。

聽了會兒,楊儀微微一笑,道:“不知娘娘的傷、怎樣了?”

瑾妃的臉色有些忐忑,先看了看婉妃,才道:“好、好些了呢,你的那藥粉實在管用。”

“傷處已經收斂了些。”婉妃替她補充,又道:“楊侍醫可要再看看?”

楊儀正有此意,於是屏退左右,又細看過瑾妃的乳傷。

前些日子,楊儀一直在想,瑾妃的傷是怎麽造成的。

按理說婦人乳裂,最大的可能是哺乳所致。但也有因為肝火過郁,七情不宣、以及別的內外之因。

瑾妃又無子,自然不是哺乳,可若要貿然相問,卻似乎不便。

只暫且判定為內症所沖罷了。

幸虧藥方對症,不是白忙一場。

楊儀請瑾妃更衣妥當,方道:“內服外用的藥可以再吃幾天,但除了這些外,臣為娘娘尋了一個食補的方子。”

瑾妃驚奇:“食補?”

婉妃也問道:“怎麽個食補法兒?你且說。”

“其實並不難,只要以新鮮嫩茄子為主,釀些羊肉,羊脂,外加陳皮等物調和,裹成茄盒,或者蒸吃或者油炸,極易入口,對娘娘的病症正是最佳。”

婉妃聽得新奇:“這有什麽講究麽?”

楊儀緩聲道:“茄子雖是一味菜,但可也入藥,藥性寒涼,有祛除熱毒,消腫散痛的功效,《本草》之中便有記載。至於羊脂也是有記載的一種藥,性甘溫,可以滋陰補虛,且有化毒祛風之效,兩者合一為食補,配合內服外用之藥,瑾妃娘娘自會好的快些。”

婉妃問:“這叫做何物?”

“《飲膳正要》上記載,名喚茄子饅頭。”

茄子性寒,歸於脾胃以及腸經,配合溫性羊脂羊肉,極適宜瑾妃的體質。

楊儀確認可用無誤,才敢獻言。

婉妃極是嘉許:“也不知道你是因為女子才格外心細體貼呢,還是天生如此。怪道太後跟皇上都對你另眼相看。”

瑾妃只管呆看,滿目感激。

婉妃娘娘又道:“事不宜遲,就勞煩楊侍醫將方子細細寫出來,今日即刻叫禦膳房做了,早些補起來,少受些罪。”

於是楊儀寫了方,婉妃娘娘過目無恙,叫了個宮娥來:“拿去,讓他們按照方子做。”

“楊侍醫,”婉妃含笑:“有你在內宮,我們的心裏都覺著踏實,對了,你昨兒好日子,本宮也該有點東西以示心意才是。”

立刻,三個太監捧著托盤走了進來,躬身跪地。

顯然早有準備。

婉妃溫聲道:“楊侍醫莫要嫌棄簡薄,權當是本宮跟瑾妃的心意罷了。”

楊儀連看都沒敢看那些,忙也跪地:“為娘娘看診,不過是臣分內事,哪裏敢求別的。”

婉妃道:“罷了,又不是你自己討的,難道不興我們願意給你?聽聞在外頭你給什麽趙家啊梁家的看診,人家還有謝儀呢……或者,你是看不起本宮跟瑾妃?”

楊儀道:“臣哪裏敢有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