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三更三更君(第3/4頁)

俞星臣緩緩地籲了口氣:“巫知縣指的是……”

他沒有說出來,而是望了眼先前被毀壞的窗戶,從這裏看出去,正是海堤的方向。

靈樞回來說過,堤壩萬無一失,巡邏之人晝夜不停。

而且瞭望塔上的“千裏眼”,將海面河面的情形一覽無余,甚至……可以看到海州的情形。

河堤既然堅固異常,出意外的可能性不大。

那麽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故意毀壞。

有什麽人會想去毀掉堤壩呢?

倭寇想要的是海州,毀堤的事情他們雖然做得出來,但這不符合他們的大計圖謀。

最大的嫌疑之人,竟是那看似最不可能的人。

……比如見無力回天,而寧肯玉碎的巫丹殷巫知縣。

外間腳步聲響。

俞星臣起身走到門口,來人,是之前同俞星臣一起來到海州的、跟隨何副將的一名差官。

他躬身道:“俞巡檢,按照您的吩咐,何副將已經從海寧府調了三千精兵!已經抵達南城門,聽聞東門異常,何大人親自帶了兩千兵馬,繞城趕往東門!”

何副將頗有計謀,如此可謂內外夾擊,倭寇插翅難飛。

俞星臣道:“知道了。”

背後,巫知縣已經下地,他的眼睛發亮:“俞巡檢……你從海寧府調了兵?”

俞星臣一笑:“看樣子,這次知縣大人不用逆天玉碎了。”

起初巫丹殷以為俞星臣只是重復自己方才說過的話,但過了會兒才覺著異樣。

——什麽叫“這次”?

俞星臣往前廳而去。

他想看看楊儀跟陳獻他們如何了。

不料趕到之時,只見小甘忙裏忙外,安置幾個受傷的士兵,卻並不見楊儀。

“她……楊侍醫呢?”俞星臣有點不妙的預感。

小甘正忙的不可開交,見是他,想也不想回答說道:“俞大人,姑娘不放心十七爺,才去了東門。”

楊儀實在坐不住了,起先她一門心思料理幾個重傷者,注意力都在傷勢上,沒法兒分心。

她甚至想,也許自己做完了事之後一擡頭,薛放就會出現在跟前。

懷著這樣的念頭,她逼著自己心無旁騖。

誰知一個時辰都要過了,她竟還沒見著人!

楊儀沒有辦法再等,也沒有辦法安心,讓小甘把兩個傷勢較輕的士兵接了去,楊儀急急出門。

縣衙內外亂做一團,自然沒有人備車,黎淵見門口有人趕到,忙著進門,那匹馬被侍從拉著,他便上前“征用”過來。

那牽馬的士兵不認得他,又見他打扮古怪,正欲喝問,楊儀道:“勞駕借用。”

士兵一看是楊儀,忙恭敬行禮:“楊侍醫,原來是您,請請。”

楊儀聽他是京城的口音,就知道是京內巡檢司的,當下匆匆道:“多謝。”

黎淵翻身上馬:“來。”

“我……”楊儀猶豫了會兒,還是探手過去,被他一拽,跟著翻身而上。

她跟那日夏綺策馬攔路一般,都坐在後面,小心地扶住黎淵的腰。

黎淵偏偏怕癢,又道:“你到前面,我還能護著你無恙,你到後面,別說顛簸下去,若有人從後襲來,我如何及時保護?”

楊儀道:“不會有事,快去吧。”

黎淵冷笑:“我知道,你是怕給他看見,他不高興。”

楊儀只得誠懇說道:“是我自己覺著不舒服,跟十七沒有關系。你到底去不去?”

黎淵哼道:“隨便你吧。那你抱緊些,不然掉下去我可不管……只是別撓我!”

楊儀無奈,只好把手臂往前環了環,可才一伸手,又想到他的傷。

於是那手便上下挪動,不知要往哪裏放,往太下了自然不便,只能向上……

黎淵喝道:“你摸來摸去的幹什麽?”

楊儀不由紅了臉:“我是怕碰到你的傷。抱歉,不是故意的。”

黎淵磨牙道:“你幹脆勒著我的脖子吧!”

楊儀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可能性,似乎不大。

一路縱馬而行,路上遇到好些巡檢司之人,看到黎淵的打扮非常可疑,連著要來攔阻。

楊儀只能大叫:“我們是京畿巡檢司的,看到十七爺了沒有?”

大家一聽是自己人,才放行,又給楊儀指路。

這樣來至東城門口,楊儀放眼看滿地狼藉,這才明白陳獻的那句多準備點傷藥是何意思。

滿眼都是人,戰事卻仿佛已經結束了。

正有人在擡傷者,打理現場。

楊儀懸著心,雙眼睜大到極致。她想快點兒找到薛放,可又怕看見什麽她沒法兒接受的。

突然,黎淵的馬兒像是受了驚,猛地刹住。

楊儀本來就膽戰心驚,左顧右盼,且沒抱緊他,被這麽一顛,整個人往後跌了出去!

幸虧黎淵始終就預防著她有個不妥,當即反應迅速,回身一把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