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三更三更君(第2/4頁)

小甘猛點頭。

前段日子在楊家裏,她跟小連跟著楊儀學了不少,雖不能獨當一面挑大梁,可是處理些小傷之類,也不在話下,何況此刻正是用人的時候,也算是歷練。

楊儀先看過寧振的情形,他的情況較為嚴重,而且復雜,畢竟他的傷在心脈。

心脈受損,此刻雖還有氣息,但稍有不慎,就無法挽回。

楊儀忙先找出一顆益氣保心丹給他服下,這是強心開竅之藥,至少可以助他支撐下去,一時的話應該不至於如何。

叫人準備紙筆,又寫了一副炙甘草湯的方子,回頭看陳獻的臉色蒼白,正隱忍咳嗽,楊儀反手聽了聽他的脈,吩咐小廝:“照這方子先抓四副回來。”

炙甘草湯是最通用的養心良方,此中的人參養心,桂枝養血,生地黃有益於心腎,麻仁亦能促進心脈運行,甘草又對脾胃。

這一味藥可以補心血,通心竅,在針灸之外,算是最對症的了。

陳獻咳嗽著:“儀姐姐知道我跟寧振都是被同一人的掌力所傷?”

楊儀道:“你們兩個的症狀相似,只是寧旅帥比你狠些。”說著也找了顆益氣保心丹給他:“那敵人很厲害是嗎?”

“當然……”陳獻回答了這句,看到她的眼睫一抖,立刻知道她的意思,忙改口說:“對我們而言自是極厲害的,可對十七哥來說,那不夠看。儀姐姐放心就是了。”

楊儀的臉上浮出一點淡笑:“誰說我不放心了。你別多嘴,吃了藥,好好調息調息為要。”

她轉身去處置一個被碎裂刀片割傷頸脈的士兵。

楊儀低頭忙碌,只為縫合傷口,一卷桑白皮線很快就用完了!

可許多士兵傷勢極重,疼痛難耐,雖然很多人還強忍著不肯出聲,但楊儀如何能看不出來,有好幾個疼得昏死。

楊儀叫了屠竹,寫了麻沸散的方,讓他去配一些回來。

屠竹剛要走,陳獻道:“儀姐姐,傷藥之類的,你能配,就叫人再多準備些吧。”

楊儀愣住,對上陳獻安靜的眼神,心頭的鼓點又開始猛敲,她抿了抿唇,便又寫了兩個方子,讓屠竹一並拿去。

楊儀心裏清楚,陳獻不會無緣無故說這話,既然說了這話,那就證明還有很多傷者。

既然這樣,那東門樓那邊自然不會只是薛放跟人如何……應該是起了規模不小的戰事。

之前她從巫知縣院中出來的時候,一路上都看到好幾具屍首,有蒙面的殺手,也有縣衙仆役打扮的。

縣衙裏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外頭如何。

她的心異常的不安,本來她該深信薛放的,但……

趁著給一個士兵看傷的間隙,楊儀轉頭望向窗外。

大團的烏雲停在天空,幻化出各種形狀,這場雨似乎永遠都不會停……按照楊儀的記憶,確實會下足半個月。

她聽見雷聲,仿佛是從海上來,遠處蒼茫的天際,扭曲的電光撕裂陰翳的天空,又如火蛇亂舞。

楊儀心中默默地念了聲:“十七……”

這一瞬,她暫時忘記了所有,而只惦記著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

縣衙內室。

巫知縣睜開眼睛,他看見俞星臣仿佛會永遠端莊溫潤的臉色。

“俞巡檢?”巫知縣如夢初醒,慢慢起身。

俞星臣一笑:“您可還好?覺著如何?”

巫知縣扶了扶額頭:“這……先前明明在聽小女彈琵琶曲,不知怎地就睡著了。俞巡檢何時來的,可是有事?小女……”他左顧右盼,仿佛在尋找巫搗衣。

俞星臣道:“我一直在想,知縣大人先前所說的倭寇侵擾海州的事。”

這一句話,喚回巫知縣的心神,他沉吟:“哦?俞大人……”

俞星臣道:“巫知縣連上報的折子都出不了海州,我不由地想,假如食人怪案也不會引發京城的注意,亦或者……派來的人也只是草草了事,沒留意到倭寇如何……那巫知縣將會怎樣?是……會坐以待斃,眼見海州成為倭寇之巢穴麽?”

巫知縣聽他一句一句說著,臉色也一點點難看起來。

到最後,巫知縣的嘴角一掀:“不可能。”

“為何不可能?難道……到了那種地步,巫知縣尚且有回天之力嗎?”

巫知縣微微一怔,突然震驚,急促問道:“俞巡檢!出了何事?是不是……倭寇事發了?情形如何了?”他很是緊張,竟一把攥住了俞星臣的手。

俞星臣道:“確實有倭寇作亂。不過,我還是想讓巫知縣回答我方才的問題。”

巫知縣眼神陰沉,在俞星臣面上停留片刻,終於松手,他微微擡頭:“若到了那萬不得已的地步,我自然……”

“自然如何?”

巫知縣垂眸,聲音低啞:“與海州同歸!”

“這是何意?”

“俞巡檢莫要問了,”巫知縣咽了口唾液:“總之,自古之事並無兩全,我是海州知縣,自當看顧子民,愛民如子,但海州永遠都是周朝的海州,絕不會淪入倭賊之手。我巫丹殷……寧願逆天玉碎,也絕不會把海州交給夷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