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二更君(第2/4頁)

林瑯看著她:“有道是百聞不如一見,你既然也是楊家出身,又精通醫術,請你進來一見,並不為過。當然,也有些話想當面請教。”

楊儀眉頭微蹙,聽到“請教”,才道:“不敢,大人請說。”

林瑯站起身來,從大桌之後轉了出來,慢慢走向楊儀:“自你來到京內,到底做了多少事,且容我想一想……”

旁邊的醫教司院判道:“說起這個,下官倒也知道一二,首先是楊家老夫人久熱不退的病症,然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趙家小公子的驚搐了。”

林院首點頭:“嗯……”

旁邊一位太醫道:“西外城那裏付老都尉的酒毒之症,還有當地民婦瞎眼復明,一男子面瘡得愈,乃至於女童病危回生。”

林瑯回頭:“說的不錯。”

又有一人道:“還有戶部梁主事府小公子的胎毒癰瘡……這件事,戶部上下無人不知。”

林瑯笑:“可還有麽?”

眾人面面相覷,林瑯看向楊儀:“儀姑娘可有補充。”

楊儀疑惑:“不知大人為何提起這些事?”

“還有一件,也是西外城蘇教習喉頭緊閉藥石罔用那件。”他望著楊儀,笑問:“你自己都忘了?”

楊儀道:“這些不過是小事罷了。正好他們的症狀我還知道一二,這才能幫得上。”

“你說‘幫’?”

楊儀微怔:“幫他們疾病得愈……可以算幫吧。”

林瑯仰頭大笑:“你這個丫頭,果真有趣。”

眾人說話的功夫,楊達悄悄走到楊登身旁,似想問他到底如何,楊登臉色凝重,擡手向內指了指。

楊達不懂,楊登便把拇指微微露出,做了個手勢。

他們在宮內行醫,自有一套手勢話術,楊達看到楊登的手勢,兩只眼睛也鼓了起來。

那邊林瑯笑過後,轉頭看向楊登道:“楊太醫,你這女兒不驕不躁,有大將從容之風,我看正是個杏林中人,聽說你先前不許她拋頭露面,叫我看,這卻是淺見。你們本就是太醫世家,如今既然有這種人才,又怎可拘泥世俗偏見,不許她出門醫治病人呢?我等為太醫,滿心所想自是如何的扶危解疾,豈有讓這樣一個好大夫不出門看診的道理?”

楊登只得低頭稱是,楊達卻明白這也是說給自己的,也跟著欠身。

林瑯說完之後,便對眾太醫道:“你們也都見過了……今日算是認得,以後……興許也有相處的機會,且先散了吧。”

大家彼此相看,都為林院首最後那句話驚愕,卻不敢出聲,只都先向後退了。

直到此刻,林瑯才看向楊儀:“儀姑娘,你隨我來。”

楊儀猜他今日傳自己,不止是為了當眾把她“吹捧”一番,見狀不由看向楊登。

楊登跟楊達並沒有就走,可又不敢上前跟她說什麽,只用眼神示意。

可楊儀實在看不懂他想說什麽。

楊登本來想跟著楊儀,卻給楊達攔住:“林院首顯然是不想你我打擾……你何必自討沒趣。如今這樣,就自求多福吧。”

他嘀咕了這句,又狠狠地對楊登道:“我說的話你就不聽,整天放任她在外頭胡鬧,如今總算鬧出事來,要真的捅破了天……”他一想到那個後果,連狠話都說不出來了,只把肩頭往下一耷:“唉,只盼平安無事吧。”

隨著林瑯向內內堂,只見裏間帳幔垂落,密密重重。

有兩個內侍見林瑯帶人進來,便把一邊的簾子略略掀起。一個內侍搬了個矮幾過來,上頭鋪了一層黃緞,又有一個抱了個小圓錦墩過來放在邊上。

頃刻,裏間探出半只手臂,放在矮幾的黃緞上。

林瑯向楊儀點頭:“你來,試為號脈。”

楊儀看看那只手,白膩豐腴,保養的極佳,顯然是個女子的手,可是看指甲……又不像是年輕女子。

她心中狐疑,上前坐在錦墩上,擡手去診。

楊儀靜靜聽了一會兒,臉色凝重,慢慢縮了手。

林瑯問道:“如何?”

楊儀回身,聲音放低:“林大人,病人的六脈散虛,病已垂危,為何還要叫我診看?”

林瑯勃然色變,忙對她做了個手勢。

帳子邊上兩個內侍卻聽了大概,悄悄地看了楊儀一眼,臉色不虞。

此次案發地點,非是青樓。

卻在一處私邸。

薛放還未到近前,就覺著眼熟,回頭看老關:“這不是昨兒來過的?”

老關也滿臉詫異:“確實是……”

原來昨日把那真兇的影貌圖張貼出去後,便引來了好幾條線報,多的是捕風捉影的。

有說街頭胭脂鋪裏的姑娘像,有說某某家裏的丫頭像,有的是真心覺著像,有的則是趁機胡說八道誣人名聲罷了。

這一家也是同樣,有人檢舉說像。

薛放親自來查證過,原來此處的女子名喚霜尺,但她不是良家,也是在這裏做迎來送往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