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一霎間風雲變幻(第4/7頁)

亂世間所謂人性自然窮形盡相,這麽多來歷復雜、並不相關的人員,還夾著謝公館諸人的財物前往星漢,謝公館若沒有夠份量的人做鎮山石,逃難的火車和輪船上會發生什麽可怕的事,真是難以想象。而謝董事長論地位、資格、能力、心志,最能管好這些成份復雜的人群遷徙,謝公館闔眾都同意由謝董事長帶隊,先帶一大撥人員和行李、物資前往星漢市去。

陸sì姐如今懷孕已八個月了,現在整個海寧城是兵兇戰危,公民黨準備出動陸空軍防禦,東洋人看來也在暗暗醞釀大動作,俊俊哥作為海寧警備司令部的第三號人物,就算不必親自沖鋒陷陣也須坐鎮指揮。四姐就算留在暫時安全的租界也會令他分心。四姐還極擔心現在跟俊俊哥分別,如此時局下就有可能是永別。她哭了一場場大家勸說了一撥撥,俊俊哥又把他父母家人托付四姐,四姐最終也只好跟著謝董事長先走。

吳二姐也把小英托付給她們,她決定暫時不跟著頭一撥人走。實在是眾仁醫院的死物容易搬,但等著做手術的病人不能放棄,等著生孩子的婦女也有很多,更別提那些重症住院現時無處可去的人。而謝董事長再能鎮得住場面,這一圈人中總要跟個能擔事的男人,吳二姐便提議叫二姐夫先跟著去,海寧這裏剩余沒處理完的事務非要八面玲瓏的人幹,留下浩雲一個人也足以應付了。

珍卿便叫把杜太爺跟杜保堂二人,也都托付給了謝董事長跟四姐、二姐夫,還有她最倚重的胖媽和秦姨,也讓跟著照顧好杜太爺和杜保堂。

大家原說叫珍卿一起跟著先走,三哥和杜太爺也是這個意思,可是珍卿做不到拋開一切人事,就這樣毫無掛礙地離開海寧。

駐守禹州的二十六軍梁師培軍長,打急電請珍卿接應他的攢的家當和一家老小,讓珍卿把他們安全帶到後方去。雖然現在戰火還沒燒到禹州和魯州,但珍卿也發急電給楊杜兩家的親戚,希望他們至少讓念書的孩子們選下來。

就算退一萬步說,珍卿這些北方親友欲南下避戰,皆可由最後走的三哥幫忙接管安排。可她的恩師慕江南先生還沒走,他的藝專也只走了一個先頭部隊,後面還有不少人員物資還在等交通工具。

李松溪先生上個月已駕鶴西去,珍卿怎麽可能丟下碩果僅存的老恩師慕先生?

慕先生前一天忽然又在問珍卿,問他們一家遷到梁州那麽遠,是不是覺得楚州星漢市也還不安全。之前勸慕先生遷校去星漢就不易,再勸他們千裏萬裏跑到西南,珍卿根本就勸不出口。可是慕先生自己想到這一點,珍卿自然要給他分析星漢的潛在危險。慕先生聽了珍卿一番分析,就決意叫已經到達鄱州的藝專隊伍,直接穿越楚州一直往粵州而去,再經粵州轉象州一直到達梁州境內。

藝專現在遷移的目的地變了,而且從根本上說是由珍卿促成的,珍卿現在就得給他們籌措後續的搬遷經費,還得聯絡親友師長接應下這個隊伍,而且還要托梁州文理大學副校長董南軒先生,幫藝專找個能安頓學校的廠地,新校址的一應用物也要托董先生辦。

何況她還不放心華界的朋友們,不做一番妥善安排也不可能安心。這麽多事還沒有章程的關節上,珍卿怎麽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了?

而三哥留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他們此番舉家搬遷前途難料,與其把謝公館的房子白白撂在那,不如賣了它得一筆現成的款子用,而花仙子和藥廠的房子和設施,包括吳二姐的整個眾仁醫院,掛牌出售還有一部分在等待買主。

興華基金會也須給獲得助學金和獎學金的學生寄錢,尤其珍卿夫婦對北方寒門學子的扶持項目,在北方數省危在旦夕的情況下,無論如何艱危都必須按計劃進行。眼下離大學開學不到一個月,必須給得了獎學金的學生寄送路費,這點路費是他們逃離烽火連天的家鄉,最終有機會到達他們所屬學校的救命稻草。當然,北方的學生們若有腳力有毅力,也可以自己走到南方來就學,但是一則太勞苦怕有少年人會放棄,二則若遇天災人禍恐怕白白傷損人材。

這項發錢的工作七月份就開始了,無奈本月基金會的一半員工要負責搬遷,只有一半的人手在做這個事。現在北方不少地方烽火連天的,這項寄錢的工作做得比平常更要周全,如此工作進度難免耽擱下來。這項工作跟珍卿和三哥都有關系,他們若做甩手掌櫃先行離了,不免讓基金會的同仁心寒齒冷。

而且,世人既稱三哥為“當代孟嘗”,他自然不會丟下知交朋友們不管。去年,多少人對他的南遷計劃嗤之以鼻,現在火燒眉毛了也得求到三哥,求他幫忙打通種種關節聯絡各面幫手,好歹幫知交好友們渡過難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