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第 520 章(第2/3頁)

四姐不曉得珍卿心中的糾葛,也就隨著珍卿天天“杜保堂杜保堂”地叫叫。吳二姐一聽珍卿叫孩子“杜保堂”,總莫名其妙笑得不行,說別人這樣叫倒不覺著什麽,一聽珍卿叫總覺她聲氣表情都古怪,莫名滑稽促狹的樣子。

四姐便說“杜保堂”這名字是怪,不像稱呼一個沒滿月的小嬰兒的。四姐那婆婆聽她講電話老提“杜保堂”,之前還誤以為珍卿老家來人了,還問四姐她小嫂子老家來的人,她怎麽總張羅送這送那還說帶人家出去玩呢?

四姐跟珍卿她們講這事的時候,大家看著天真吐泡泡的小嬰兒,想這嬰兒跟名字的對比反差,也都是哭笑不得滑稽得很,杜保堂就“哦哦”地輕輕跟他們說話似的。

嬌嬌也說叫“杜保堂”像在稱呼比她輩長年高的人,他說小叔管他的小寶貝叫“小堂”的,問珍卿可不可叫小嬰兒“堂堂”,小英小可愛聞言更是靈機一動,急迫欣喜地說出自己的妙想:“小姨,叫寶寶Candy行不行,他這麽可愛又甜蜜,就像甜蜜的糖糖一樣。”珍卿自然覺得沒什麽不可以,就怕小嬰兒要適應各種名字,不過也不大要緊。

小英得到了嬰兒母親的允許,就倚靠在自己母親的身邊,甜甜蜜蜜地跟杜保堂說:“Candy,Candy,你這麽sweet and lovely,我給你唱英文歌聽好不好?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杜保堂小寶貝聽著歌高興起來,在繈褓裏生猛地蹬腳伸腰,用還有點漏神的眼睛看著小英,很天真地露出小牙床甜蜜微笑。這治愈的笑容看得人心都要化了,大家便都湊上去逗弄這小寶貝。

杜保堂小寶貝其實挺好帶的,雖然他有時候哭得聲震雲霄,但基本上都是有緣故的,要麽餓了渴了,要麽尿了拉了,要麽就是哪裏給他弄得不舒服。這孩子生得健康長得飛快,一哭起來嗓門那麽亮那麽高,隔壁鄰居誇張說謝公館生了個夜哭郎,其實他們杜保堂根本不會哭很久,只要給他弄舒服他就不哭了,平常都是萌萌噠的讓人愛得不行。

珍卿坐月子的這一個月,她幫李師父做的作品成功發行開,由三哥全程盯著商事印書館印發,摞起來有五十公分高的新式豎版精裝書,第一次印量只有小小的三百部,除立送睢縣磨坊店的二十本,還有寄予各地同門師兄的十部,還有娟娟姐認領回去的五十部,剩下的百余本竟然也很快銷售一空。

不管親友給珍卿和李先生等面子,還是他們對侍奉過舊朝末帝、教授出各界人傑的李師父感興趣,李師父都為珍卿做的這本書能夠順利印發,讓時下的學界名流一瞥他的人生心志,感到由衷的滿意和欣慰,所以他再三來信對珍卿的用心表示嘉許。娟娟姐還酸溜溜轉述李師娘的話,說李師娘初見珍卿這小丫頭,就覺得她是能體念老人的孩子,李師父收她入門是為聊娛晚景,不想正應了當年說的“收個小徒,以娛晚景”。

珍卿在娟娟姐面前也不居功了。給李師父的作品合集這麽快完成,是李師父發的資料本身就詳實,李師父早年出書做的注釋就不算了,就珍卿出國留洋的這五六年,李師父除了校勘審校古代典籍,也在整理注釋他往年的作品,只是近兩三年身體每況愈下,至珍卿回到時他已無法案牘勞形。

但李師父也曉得弟子都有正事忙,又自覺當世沒人在意遺老遺少的微弱陳腐聲音,他便從來不提叫誰給他做作品集。可是設若他自己編纂審校出書,還要自己吆喝著沖人兜售自己的作品,清高文人鑒於這種難言的尷尬,甚至羞於向親女兒表達此等感受。

娟娟姐聽聞後據說哭得不行,一直想說帶孩子回去看望父母,可嘆韓姐夫供職的財政部人事大變,韓姐夫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家裏高堂,娟娟一時半會竟然也脫不開身。正逢著珍卿計劃回禹州探親,娟娟就委她在禹州多陪陪師父師娘。

珍卿夫婦回禹州是早計劃好的,礙於跟興華基金會共同籌劃一項大事,杜太爺入夏後因濕氣犯了腸胃感冒,一直拖拖拉拉到了五月底才要動身

不過,只有珍卿夫婦帶著保鏢回去,杜太爺、杜教授、杜保堂都沒有跟著。杜教授公務太繁實在脫不了身,杜太爺腸胃感冒才見好起來,怕他受不了舟船轉換的顛簸。而杜保堂這小寶貝才兩個月大,現在禹州又在鬧幾種流行病,小嬰兒的疫苗還沒有打全,就托付最近不出差的二姐關照著他,胖媽和秦姨也是照顧他的主力軍,謝董事長公務之務也會過問,珍卿和三哥才放心地回鄉省親。

六月初的一個燥熱清晨,珍卿和三哥帶著置辦給親友的禮物,由保鏢們拖著十來件大行李箱子,坐上近來風評不錯的S國人的郵輪瓦裏良號,他們將在海上漂遊兩三天,再從魯州坐火車到達禹州的永陵市——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通了公共汽車,但公共汽車還是嫌太擁擠嘈雜,他們帶著十來件行李和十個保鏢,坐火車更自在也更安全些。到了永陵就會有三哥的外莊經理,帶人預備好兩輛車子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