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火

舟車勞頓多日, 秦纓和李芳蕤這夜睡得極好,翌日清晨起身,剛到前院, 便見幾個著衙門公服的面生差役守在中庭,二人正詫異, 謝堅從正廳迎了出來。

“縣主,李姑娘,是江州刺史宋啟智大人來了。”

秦纓挑眉, “來的這樣早?”

謝堅往正廳方向看了一眼,輕聲道:“小人天還沒亮就起來了。”

見秦纓和李芳蕤皆是詫異, 謝堅愁眉苦臉道:“我們公子不知怎麽回事, 昨天晚上睡得不好, 卯時便起身練功, 天色微明時,小人便將蘇姑娘和余姑娘的案子送到了江州府衙,宋大人得知我們公子回來, 便親自過來拜訪,順道商議案情。”

秦纓和李芳蕤對視一眼,李芳蕤也低聲道:“莫不是想到了他父親母親的事?”

秦纓聞言瞳底微暗, 三人一起往廳堂內走去, 剛入門,堂中一個著緋色官府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 謝星闌也起身道:“這位便是雲陽縣主,這位是宣平郡王府的李姑娘。”

宋啟智寒暄兩句, 秦纓徑直問道:“商議的怎麽樣了?”

眾人重新落座, 謝星闌看著宋啟智道:“余姑娘和蘇姑娘的證供,宋大人已經看了, 稍後便派人往他們老家去,至多兩三日便有消息,眼下正商議如何追蹤兇徒,畫像雖有,但她們時隔多年,記憶模糊,也不保萬全。”

秦纓沉吟道:“從她們老家查起,若找到族人,最好去當年事發地附近查訪,這些人在江州作案多起,必定有本地人做策應。”

宋啟智年過而立,眉眼溫和,氣韻儒雅,聞言頷首道:“我與謝大人也正是這般設想,這幾年江州也有拐賣百姓的案子,也抓到過幾人,但未查出幾個同夥,此番從舊案查起,說不定會有收獲,謝大人也說會往渝州、楚州幾地發公文,若幾州府協查,想來會比從前方便許多。”

秦纓略作沉吟道:“查案為其一,其二是如何安置受害者,李大人已經知道她們的境況,若她們的族人無法接受她們,往後她們生計都十分艱難。”

宋啟智忙道:“縣主大可放心,此番找到她們族人,自會好生交代,若她們父母親族不願接納,那也少不了幫她們尋一份生計。”

宋啟智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有此保證,秦纓和李芳蕤都放心不少,謝星闌這時道:“她們如今在我府上,若有何要查問的,我去叫她們出來。”

宋啟智應是,謝星闌便吩咐謝堅去喚人,沒多時,蘇槿儀和余秀蓉一並到了前廳,宋啟智帶著身邊長史親自問話,謝星闌則在一旁旁聽。

秦纓和李芳蕤在門口候著,李芳蕤打量著宋啟智道:“這個宋大人看起來很是親善,這案子落在他手中,也不知會否盡心。”

秦纓道:“謝星闌是龍翊衛指揮使,又受陛下直掌,他不可能不忌憚。”

李芳蕤微微頷首,“不論他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得為自己的仕途盡心。”

等宋啟智問完證供,已經是日頭初升,宋啟智本要告辭,這時往東邊看了一眼,“東府老太爺過世,昨夜我便去吊唁過,謝大人此番回江州,可要等喪事辦完?”

謝星闌面不改色道:“此番還是為了這宗案子回來,若你這邊消息來得快,或許不會多留,此前的差事還要回京復命。”

宋啟智笑著應好,“衙門一旦有消息,便派人來府上知會。”

送走宋啟智眾人才用早膳,等到了偏廳時,便見兩張方桌上擺滿了碗碟,江嬤嬤和張伯面上笑意分明,帶著兩個兒媳和廚娘在旁侍候,蘇槿儀和余秀蓉出身不算高,又經過多年苦楚,此番得如此相待,心底尤其感激。

江嬤嬤邊布菜邊道:“東府那邊一大早就來請過去用早膳,倒是殷勤,不過奴婢知道公子喜歡什麽,這些小菜雖不算精貴,卻是江州本地才有的吃食,想讓幾位姑娘嘗嘗鮮,都是自己做的……”

李芳蕤贊不絕口,又轉而問道:“那邊昨夜可安生?”

江嬤嬤搖頭,嘆道:“不太安生,你們離開後,大小姐便被禁足了,又說昨夜三老爺守靈也病倒了,幸好家裏常備了些藥材,才讓他緩過來,但落在林氏口中,便又是被大小姐氣的,哎,只希望簡家快點來人,否則大小姐往後真是不好過。”

謝星闌蹙眉,“病倒?”

江嬤嬤點頭,“是來送早膳的香蓮說的,她與奴婢相熟,便多言了兩句,說這半年來,三老爺身體都不算好,不知道是不是承了老太爺的毛病。”

秦纓聞言蹙眉,“是何種症狀?”

江嬤嬤遲疑道:“具體的老身也不清楚,只聽說三老爺有心悸的毛病,病發時茶不思飯不想,就只說心慌心悸什麽的,吃藥還不管用,還得焚香拜菩薩,老太爺便不一樣了,老太爺這幾年修身養性,稍微費力之事都做不得,但三老爺出門騎馬打獵,還常去酒肆流連,這些時候他又是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