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散人

撿人少生僻的山道,張聞風施展輕功趕路。

不到兩刻鐘便繞到希嶺縣城西門外。

對守門士卒出示度牒,順利進城後,先尋一家老字號湯餅店。

坐下來叫了一大碗熱騰騰紅油汪汪、蓋著一兩削得薄薄醬肉的湯餅(面條),把缺乏油水進補的肚子填飽,花費他十文銅錢。

歇息一陣,張聞風起身用左手扶著鬥笠,壓低檐子,穿行在人多繁華街道。

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氣息,似乎與他沒甚幹系。

身在其中,竟然像是離得極遠,過客路人一樣,不受旁人熱鬧幹擾,沉浸在看不見的自我之中。

張聞風有些奇怪自己的狀態,難道是受化炁修道心境影響?

待事情落定,回去了得好生到密室翻翻書冊。

沒人指點,還好有師祖留下的書籍參看。

來到與縣衙半街之隔的希嶺縣道錄分院大門前,這裏沒有高大石雕獸,沒有仆役守門,貴氣朱紅大門敞開著,清清靜靜,叫花子經過都不敢多停留。

他以前隨師父來過好些次,對裏面不陌生。

將戴著的鬥笠拿下來用青索系到背後,整了整頭巾衣袍,擡左腳邁過尺高門檻。

自左繞過壁照,正前方是一片青石鋪地空曠坪場,場坪中間用黑白石子鑲嵌出巨大太極八卦圖形,聽師父說過,那是五百多年前傳下來的守護陣法。

往左邊環廊走去,靠院墻一面的房間大多緊閉。

敞開的房間裏有些三兩人手談喝茶,有些獨自抄寫,對外面路過做道士打扮的張聞風,沒做理會,各行其事。

張聞風一路走到最裏面,往右拐彎的長廊第三個房間,裏面有兩人對坐聊天。

敲了敲敞開的紅漆木門,張聞風抱拳:“福生無量天尊。打擾兩位道兄,請問顏院主可在?”

他記得這間面積不小的房子,是顏院主處理公事的廳堂。

顏院主與他師父交情不錯,喜好清談玄學,他隨著拜訪過多次。

房間茶幾前左邊那人看著約三十余歲,四方臉龐,一身青緞道袍,戴純陽巾。

右邊那人穿著繡銀虺藍色道袍,約莫二十七八的年歲,頭戴偃月冠,白凈面皮一副好相貌,下頜短須,站起身掐子午訣抱拳回禮:

“道祖慈悲。顏院主前些日子調去郡城另有任命,不知道友可是有事要辦?我是本分院新任院主伍乾平。這位是新任巡寮執法衛傅孤靜道友。”

禮節周全,連邊上的人一並介紹了。

叫伍乾平的男子不動聲色打量門外的年輕道士。

走得近了,能隱約察覺到對方身上微弱元炁波動,這地方不錯,才上任不久便發現了一個化炁境同道。

“怠慢。希嶺縣下轄仙靈觀道士張聞風,見過伍院主,見過傅道友。”

張聞風重新與兩人見禮,從袖內拿出自己的度牒,雙手捧遞給伍乾平。

道家修行者除了跪拜道祖、師父,對職務高者、修為深厚者一律行抱拳禮,以示眾生平等,對同門長輩或德高望重者可行圓揖禮,以示尊重。

然道家在接人待物,出行穿衣,說話坐臥等方面卻有講究。

是為嚴己修心。

張聞風前世自小熏陶,他很是適應,而且他發現,不管前世還是這世,道士大都相貌清臒、氣度軒昂,賣相很不錯。

當然長得像屠夫滿臉橫肉的道士也有,不能以貌取人,然卻極少極少。

肥頭大耳富態者多是和尚,此為閑話不提。

他能稍稍察覺五步外的兩人身上不同尋常氣息,與他體內元炁大致相近,靈眼術可以望氣,卻不能貿然對同道使用,那樣很不禮貌,是一種冒犯。

玄木師祖在冊子裏交代了一些修行界基本規矩,他自是遵照不會亂用法術。

暗道靈氣潮漲算時間應該還沒多久,這麽快就有人走在了前面?

如此更好,他這趟來對了。

穿藍色道袍的伍乾平雙手接了度牒,略翻閱查看,度牒上標示了出生年月,默一計算,這位才二十二歲,好生年輕有為,將度牒遞回給張聞風。

縣內登記造冊大大小小的道觀不少,他初來乍到,沒聽說過仙靈觀,卻不會怠慢已經化炁的年輕道士,伸手往屋內作請,笑道:“張道友客氣,請進來奉茶,咱們聊聊。”

張聞風收了度牒,客氣兩句,隨著兩人走進廳堂,到茶幾邊在客位落座。

傅孤靜清洗黑銅色茶壺,重新裝入茶葉,用一個小碗大的長柄黑褐色木勺,從木桶內舀水往茶壺中注入清泉水,在爐子裏添炭烹茶。

伍乾平與客人寒暄閑聊,扯泛泛的玄學見解,待喝完第一杯煮開的茶水後,問到正事:“不知張道友今日前來,有何事務需要道錄分院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