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子貴妃(9)

太醫姓方,從祖上就是太醫世家,先祖曾為唐皇治疾,江山改朝換代幾百年,醫者這樣的技術工種卻很難被更替。

盡管已經從內侍敘述的症狀猜到太後多半是由氣怒引動的腦中風,方太醫還是走了一下把脈的流程,隨後金針紮下,基本上就有數了,人確實不太好了。

劉後是貧家出身,年輕時清瘦,先帝去世後沒了管束,身材逐漸豐腴,醫學上就怕這種乍胖,五臟就如天平,一旦失衡就很危險,宋朝幾代國君都有類似的毛病,宮妃尚有幾分怕胖的顧忌,太後這樣尊貴的人自然沒人能約束,趙禎一路磕磕絆絆才把人送進內殿,也是因為劉後比較胖的緣故。

方太醫下針時的為難趙禎也看在眼裏,他到底是仁善帝王,盡管內心充滿了自責和愧疚,還是安撫道:“方卿不必驚懼,太後病情如何,照實了說就是。”

方太醫自然不敢照實說,倘若沒有陛下一片孝心把人送進內殿,也許這會兒還能救回來,只好斟酌著說:“回稟官家,太後大病初愈,本就虛弱,又一時氣急攻心,中、中風了……”

趙禎聞言,臉色都白了起來,他雖然因為朝政的事對母後有些意見,但仍舊是個孝順兒子,就連明年的國號都已經擬定,為“明道”二字,日月為明,有雙聖臨朝之意,便是默認了由母親繼續分享甚至把持他的帝王權柄。

可母後怎麽就中風了呢!

趙禎很是自責地道:“都怪朕,郭槐犯錯,朕悄悄把他殺了就是,他畢竟陪伴母後多年,乍聽聞他竟是那樣的人……唉,方卿,你實話告訴朕,母後她……”

方太醫連忙道:“官家莫要擔憂,雖然……雖然可能落下後遺症,但精心照料著,也有二三年壽數,實際上太後上次重病,就已經掏空身子了。”

趙禎聞言,心裏有了些許安慰,但還是不太好受。

方太醫又寬慰了趙禎幾句,絕口不提趙禎的錯處,正說著,太醫院其他的太醫也都趕了過來,幾位醫者在內殿門外開了個小會,依次進入探脈,得到的結論和方太醫相差無幾。

趙禎只得嘆息連連,送走其他太醫,留下方太醫和兩名醫女侍候太後,出了內殿,命人將郭槐的屍體帶下去燒成灰,撒到亂葬崗去。

劉後中風一事頓時傳遍了後宮,郭皇後的後殿離得最近,其次是龐妃,這後妃二人幾乎是前後腳來探望,兩人衣裳素凈,臉上的妝容卻十分艷麗,後妃很少素顏見君,想來是更換妝容來不及,趙禎看得十分別扭,但也沒有說什麽,只是道:“母後的情況還不好,你們明日再來探望吧。”

沒等龐妃說話,憋了一路的郭皇後就連珠串一樣噼裏啪啦地道:“陛下,聽聞太後是因為那個養在宮外的小賤人氣怒才中風的,傳出去了實在讓人笑話,不如趁早處理了,我在後宮裏都聽說了那個小賤人的事,還不知道外頭有多少人知道!”

趙禎看著郭皇後描紅繪翠的臉,忽然想起之前既醉哭得粉黛一團的模樣,心裏只覺得反感,他匪夷所思地道:“似你這等樣人,何以母儀天下?母後英明一世,難道就因為你相貌尋常了些,像個賢良人嗎?”

郭皇後愣住,她本就習慣了在趙禎面前刻薄後妃,有時候氣惱起來動手也無所顧忌,因為她是正宮皇後,還有太後撐腰,卻從未想過趙禎竟然是這樣看待她的。

趙禎說出這話只覺痛快,他從小喜怒不見於色,在後妃面前也很少展露心聲,他厭惡皇後,卻幾乎不和任何人說,只是躲著走罷了,今日發生了這麽多事情,面對郭皇後的惡毒,他到底還是說了一句心裏話。

當初選後時他看中的並不是郭氏,而是另外一個少女,少女相貌秀美,賢淑可人,郭氏模樣平平,偏偏母後覺得她更適合做皇後,將他看中的少女另嫁他人,他對郭皇後的不滿不是一天兩天了,偏偏這郭氏沒有絲毫自覺,自認比後宮妃嬪身份尊貴,可這尊貴的身份來源於他,他連給的都不情願,難道還要他因此縱容她行惡嗎?

龐妃沒有說話,也在看皇後熱鬧,作為妃嬪之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人,她從進宮起就沒少受到皇後刁難,她當然也是對陛下養在宮外的女人不滿的,可那是遠災,就算進了後宮也不可能壓在她頭上,皇後就不同了,這可是天天在她眼前惡心人的。

真要論嘴皮子,一百個趙禎也說不過在後宮裏到處罵人的郭皇後,但他這樣一個溫和脾氣的人忽然開了一句口,老實人發飆總是比暴脾氣罵人要可怕得多,直到趙禎余怒未消地走出大殿,郭皇後才反應過來,尖叫一聲。

一般人想要叫得如此響亮還得先開嗓,郭皇後可謂天賦異稟。

內殿正在施針的方太醫雖然被驚嚇了,但手還是很穩,不穩的是剛剛才有了一點意識的太後,她整個人都抽搐了起來,腦袋頓時歪斜,被手很穩的方太醫流暢地刺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