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3/3頁)

費亦應連連點頭說道:“嗯,換銀幣更好。”

自從陛下用強硬的手段,將禦制銀幣在南衙通行,見識到了銀幣的方便之後,南衙的商賈們就再也離不開了。

能兌換銀幣最好不過了。

“我存六十萬銀幣,存銀兩百四十萬兩。”費亦應開口說道。

孫炳福眨了眨眼睛,他知道費亦應大約有五十多萬銀幣,但是這麽多銀子,他還是有些吃驚。

費亦應解釋道:“是這樣的,我是浙江商總,我這些錢,全都是浙江海商的錢,也不是我自己的。”

“我相信朝廷。”

費亦應早就投降了。

碰到這麽個陛下,最好還是配合。

反抗個屁!

反抗來、反抗去,最終把自己全家老小都搭上了,給陛下看笑話不說,這不耽誤賺錢嗎?

費亦應不無擔憂的說道:“其實我唯一擔心的就是這銀票,會不會變成大明寶鈔。”

孫炳福搖頭說道:“不會,銀票不是寶鈔。”

大明寶鈔是朝廷發行的貨幣,是紙幣,而銀票是收一兩銀子或一銀幣才會發一銀幣的銀票。

一種是紙幣,一種是存銀憑證,其意義完全不同。

送往倭國的鈔票,才是紙鈔。

“只要能兌付就是了。”費亦應站起身來說道:“今天就會把銀子送過來。”

銀子放在家裏不會長出銀子,還會被偷。

浙江多海商,他是海商商總,來往密州、月港、南京、松江、京師,做的買賣很大。

每次都拿銀幣去結算,光是來回運送銀兩,都是個很讓人頭疼的事兒。

孫炳福看著費亦應離開的模樣,只能連連感慨,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

費亦應的銀車開始入城,總價四百萬銀幣,一共裝了八十車,一車大約五萬兩,送進了銀庫之中。

費亦應當場將銀票散給了所有的浙江海商,如果誰想反悔,可以立刻進入寶源局,將這些銀幣兌換出來。

費亦應很快就帶著銀票到了松江市舶司,他有一批貨需要結算。

乃是白棉布、三棱布、斜紋布還有妝花緞。

松江府盛產棉布,有收不盡的魏塘紗,買不盡的松江布之稱。

白棉布是三錢銀一匹,每120匹為一擔,費亦應購買了一千擔的白棉布,共計價三萬六千銀幣。

而三棱布光潔細密,有色有花,六錢一匹,一擔七十二兩銀,共計一千擔,總計價七萬兩千銀幣。

妝花緞是絲綢,極為昂貴一匹六兩到十兩不等,按匹購買,他一共就買了三千匹,就花了三萬銀幣。

總計價為十三萬八千銀幣,納稅八千二百兩。

費亦應拿出了銀票結算的時候,松江當地的棉商立刻就不樂意了。

棉商拍著桌子說道:“你這拿紙票子,不是欺負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