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3/3頁)

那就是墨者钜子,由皇帝親自擔任,就像是講武堂的山長是他朱祁鈺,但是具體負責講武堂事物的是於謙一樣。

帶英的皇家學會,不也是由英王擔任保護人嗎?

朱祁鈺和胡濙的奏對,雖然子句不多,但是每一句的信息量都很大。

在一旁聽政的興安陷入了迷茫之中,這雲裏霧裏的對話,都在說些什麽?

朱祁鈺放下了茶盞說道:“節葬、為上者不喜,不是壞惡的主張,它甚至是至善至仁至理的主張。”

“而且墨者钜子到墨者,他們都在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自己的主張。”

“他們是一群心安的人,一群把自己安頓好的人,他們至死之時,可以說自己一生無憾、無愧,是對天下有益的人。”

“甚至朕觀墨子,認為其明鬼之論,不過是寄希望於天下,都相信鬼神可以賞善罰惡,天下就會大治,是謂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義也。”

“在墨子《貴義》中,墨子遇到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阻止墨子北上,說有兇兆,墨子曰:若用子之言,則是禁天下之行者也。也證明了墨子對鬼神之說的態度。”

“墨子更是在《非命》之中言:執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義。”

“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

《明鬼》篇,單獨去看,似乎在論證鬼神真實存在,但是從《墨子》全篇來看,朱祁鈺認為,那不過是墨子實現自己政治主張的工具罷了,類似於「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一個主張鬼神說的人,居然不信有命定論,對算命先生更是不屑一顧,可見其行。

朱祁鈺講明了自己的立場,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

他向來都是光明磊落,有話明說,不讓讒言趁機離間。

在景泰四年,他明明白白的告訴胡濙,墨子比孔子更加高明,就是不要讓胡濙誤判。

“臣明白了。”胡濙松了口氣,陛下態度明確事情才好辦。

但是他很快就有點為難起來,他往前坐了坐說道:“陛下啊,咱們得慢慢來,這墨子和孔子到底誰高明,可以暫時先不提,先集校《墨子》,然後開辦墨學堂,分科研修。”

“等到這墨學堂有了成果,然後再移風易俗。”

墨子和孔子到底誰高明,這件事,當然是陛下說了算,胡濙也不會跟陛下討論到底誰高明的問題,陛下說誰高明就是誰高明!

哪怕陛下說建文帝高明呢,胡濙也能灑水洗地。

但是陛下說了,天下就認了嗎?顯然不是。

移風易俗,是件大事。

《管子集校》已經校對完了,再校對一本《墨子集校》也不是不能,雖然胡濙不是很懂,但是大明有懂的人。

“就像是顓頊絕地天通那般?”朱祁鈺點頭說道。

顓頊絕地天通,是標志性的事件,標志著神人各司其職,而後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政治哲學,才從重神向重人的世俗化社會轉變,這個時間很漫長。

胡濙點頭說道:“就像是絕地天通那般。”

朱祁鈺若有所思的問道:“如果有人反對呢?”

“那就科舉考墨子管子,不考四書五經。”胡濙對答如流。

在景泰朝為官,誰還不會一手掀屋頂的絕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