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2/3頁)

翻譯翻譯,就是洗幹凈脖子等著吧!

但是似乎他們並沒有多大的反應,這讓三個人滿臉的疑惑。

這造反造的,異味兒太重了。

孫忠聽完了聖旨,嘆了口氣說道:“還請三位天使驛站休息。”

袁彬站直了身子說道:“誰是戶部尚書?陛下有話交待!”

“臣是。”李賢看到點到自己名字了,趕忙俯首說道。

袁彬繼續說道:“陛下說了,讓你們把田冊、魚鱗冊、賬冊都留好底賬,現在不肯交稅,但是不代表以後不追繳。”

“陛下平定叛亂之後,該追繳的陛下必然追繳!”

“造反就不用交稅了嗎?除非你們成了!”

袁彬的話很明白,他們交了僭朝的稅,等到陛下平定,他們還得再交一遍稅,因為陛下沒收到稅!

這一下子就炸開了鍋。

孫忠還想接旨,但是只見嶽謙將聖旨那單薄的一頁撕了下來,然後將黃帛緞面的聖旨卷了起來。

季鐸將那張紙遞給了孫忠。

孫忠看著手中單薄的一頁紙,呆滯的問道:“不是,這是……什麽意思啊?”

這宣旨怎麽把黃帛緞面收走了?

嶽謙將黃帛緞面卷好,收了起來,一甩袖子,也未曾解釋,轉身離開了。

在嶽謙的理解中,陛下這是在刻意羞辱這南京奉天殿上諸多造反的家夥!

他們不配拿著黃帛緞面。

但是嶽謙並不知道,現在不甚重要的聖旨,都是只發紙,不用黃帛緞面;稍微重要些的聖旨,則是用黃帛緞面,但一律收回再用。

只有恩賞、宣諭這些聖旨,才會連緞面一起賜下。

這黃帛緞面很貴,和朱祁鈺常服一個造價。

朱祁鈺四季常服不過八套,這麽奢侈的東西,不重要的聖旨,一律只發紙張了。

禮部尚書胡濙說,這不是摳門,這是尚節儉。

當然戶部尚書金濂表示了贊同,並且直呼還是陛下節儉有方。

孫忠呆滯的看著手中的這張紙,重重的嘆了口氣,將陛下的旨意遞給了小黃門,讓小黃門歸档去了。

“殿下,繼續議事吧。”孫忠俯首說道。

朱文圭一如既往的說道:“準。”

他始終是個牽線木偶,而且是那種很純粹的牽線木偶,孫忠說什麽,他都是準。

而且他還不會自己即興表演,得孫忠推著他走。

李賢頹然,這開局氣勢上就輸的一塌糊塗,既然敢造反,那就大點聲,拿出點勇氣來啊!

都造反了,慫什麽慫!

“湖廣地區多逃民,是不是下旨讓逃民出山墾田種地?”謝璉是南京戶部左侍郎,說到了湖廣的政務,這也算是僭朝第一件真正的政務了。

李賢呆了。

他不敢置信的說道:“你知道湖廣地區的逃民有多少嗎?三十余萬生苗,他們進山,就是為了躲起來。”

“大皇帝陛下登基三年了,在湖廣,全都是以安撫為主,你讓他們出來?”

“你謝璉算個什麽東西!你比陛下還能耐是吧!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什麽人妖物怪!”

謝璉長得很是俊秀,卻被李賢如此羞辱。但是謝璉也不好反駁,誰讓他今天專門為了大朝,撲了不少的水粉遮瑕呢。

李賢繼續說道:“這三十萬人出山,這就是最好不過的造反底子,他們真的鬧起來,咱們能平的動嗎?”

王驥趕忙說道:“這不行,這要是讓鄉民下山,那貴州湖廣,立刻就得狼煙四起,咱們去平叛,景泰帝南下,如何應對?”

“咱們不去平叛,那不就是直接丟到了湖廣和貴州嗎?”

李賢仰著頭,看著奉天殿的房梁,無奈的說道:“胡尚書說:上有好生之德,惓惓以生靈為念,民所求資費倍之,則安居;再倍之,則知禮儀廉恥,再倍之,則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你們覺得陛下這話對不對?!”

“你們要覺得對,咱們就辦,你們要覺得不對,這湖廣的事兒,就蕭規曹隨吧。”

群臣臉色更加黯淡,解決的辦法就在那兒。

湖廣、貴州的百姓為何逃進了山裏面,還不是地主追租追的緊,百姓又不想造反,只好龜縮在山裏結成山寨自保,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

解決的辦法,皇帝說的很清楚了,給百姓生活留供所需,百姓就會安心種地,給百姓雙倍所需,就會則安居,再倍之,則知禮儀廉恥。

多麽直白的解決辦法,但是他們沒法做。

李賢忽然開口問道:“咱們還有多少錢?十五萬大軍養一年可是需要將近五百萬石糧草,折幣也要兩百萬枚銀幣了。”

“這還不算恩賞,還不算朝廷俸祿度支,我可提醒你們,維持一個朝廷,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一年得折銀一千五百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