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報紙

出了內閣,柳賀便與潘晟、姚弘謨一道來了禮部,雖是春節時,禮部衙門仍有人值守,潘晟與姚弘謨念著柳賀妻子有孕,便叫他安心在家歇著。

潘晟為官並不強勢,姚弘謨也是正人君子,因而柳賀在禮部待得很是順遂。

削藩一事已十分麻煩,如今又要廢除書院,光是想及此事招致的後果,柳賀便覺得頭大如鬥。

姚弘謨皺眉道:“澤遠,我等無論如何都得想出個章程,否則元輔那邊難以交差。”

潘晟、姚弘謨及柳賀的想法都是徐徐圖之,萬歷三年張居正的做法已屬激進,然效用平平,如今讀書人比過去更愛論政,可見廢除書院並非根本之策。

“如今士風日下,不僅是元輔,我心中也十分擔憂。”潘晟道,“依澤遠之見,該如何引導這些士子呢?”

柳賀思忖片刻,道:“部堂,繼文兄,這只是下官的一點淺見。”

見柳賀果真有想法,潘晟立刻來了興致:“澤遠請說。”

“這些士子集聚論政,無非是朝廷不給他們論政的機會罷了。”

姚弘謨聞言道:“集聚的士子多為科考失利者,若他能考中進士,在官場上自有發聲之機,何必要私下聚集?”

潘晟也是點頭。

“俗話說,堵不如疏,這些士子本就愛與官府作對,官府越不讓他們說,他們越要說。”柳賀道,“因而下官想著,不如就給機會,令他們暢所欲言。”

“也好叫他們知道,他們所憂心的,官府早已經想到了。”柳賀解釋道,“這些士子未做過官,於民生了解也不多,他們便以為,自己所想皆是利國利民、經世致用之策,實則非是如此。”

“澤遠進一步講講。”潘晟道,“依你之意,該如何令士子們暢所欲言?”

柳賀道:“部堂大人,如今邸報出得如何了?”

“還是由通政司謄抄政令傳至各地。”潘晟道,“澤遠的意思是……”

柳賀道:“士子們既要抨擊時政,咱們便辦一份報,留個地方由他們暢所欲言,官員可說,百姓也可說,其中也可張貼農事、水利、醫藥上的新說,叫百姓也從中獲益。”

“讀書人總以為只有他們懂天下間的道理,可這天下卻不只有讀書人。”柳賀道,“本部掌禮制,何心隱等人所辯的,亦是聖人之理,辦一份報,可叫天下萬民知曉,官方懂禮不遜於民間。”

潘晟道:“倒也並非不可。”

潘晟也能意識到,輿論是一把雙刃劍,張居正堂堂內閣首輔,依然會為民間之聲所擾,這便是輿論的力量,而禮部辦報,固然有興禮明制的作用,卻也不能叫這輿論被旁人用了。

何況張居正是否同意,潘晟並無把握。

但相比將書院廢除一事,這個主意畢竟更緩和些。

潘晟也不知為何柳賀能想到這主意。

他於是道:“澤遠,你與繼文先細細琢磨一番這報該如何辦,你我有個章程,到元輔那邊也有話說。”

柳賀點了點頭:“部堂只管等著就是。”

不過潘晟也不只聽了柳賀一人的意見,廢除書院一事所涉重大,姚弘謨、各司郎中、員外郎等也有話說,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其中不同意廢除書院者占了多數。

可以說,書院是伴隨著程朱理學的發展而興盛起來的,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天下聞名,讀書人在此講學、求知,才使理學流傳開來,成為官方之學。

何況讀書人論時政也非一時半刻就能止住,洪武朝時創設科舉,非科舉出身不能為官,讀書人又擁有許多優待,這便使他們天生高出普通百姓一層。

王畿、何

心隱、羅汝芳等人雖在民間,在讀書人中卻擁有不遜於官員的影響力,這些人論學問是公認的大儒,思想也有其先進性,受讀書人追捧也是應當的。

……

張居正召內閣及禮部大張旗鼓地去議事,他欲廢除書院一事自然瞞不住了。

此前京中隱約流傳著張居正欲歸政給天子的傳聞,讀書人同樣議論紛紛,可廢除書院的消息一出,士子們便顧不上歸政之事了,都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書院上。

畢竟無論張居正是否歸政,那都是朝堂上的事,縱然士子們再不願,張居正這首輔也是幹了足足六年多,一時半會恐怕也難以更改。

可廢除書院則不同,事涉士子們自身,因而此時剛有風聲傳來,京城眾書院的士子便已坐不住了。

張居正出手可是又快又準,若不及時叫他改了念頭,書院之禍一時恐怕避不開。

“張江陵為何專挑書院下手?你我身為讀書人,關心朝堂本是應當,朝堂諸公可知如今百姓生活如何?”

“書院是當年程子、朱子講學之所,張江陵此舉,更甚秦始皇焚書坑儒!”

“江陵為官本就霸道,朝堂諸公敢怒不敢言,當年嚴嵩當政時都未曾如此,江陵之惡勝過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