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使者(第3/3頁)

這一次確實沒有北齊使者居中挑唆,畢竟維持新羅、百濟的聯盟,給高句麗在後方添亂更符合北齊的利益,不能啥缺德事都算在小高王的頭上。

回到淮南戰場,蘭欽得到蕭淵明的勸降信,甚至沒打開看一眼便讓人付之一炬,高澄領騎兵四萬、步軍六萬進逼合肥。

當天,高澄就以請蕭淵明代為巡視合肥城防為由,派遣騎士帶他繞城示眾,哪知道蘭欽在城墻上張弓便射,好險沒把蕭淵明給一箭射死。

整件事情除蕭淵明膽戰心驚之外,高澄聽聞後也嚇得夠嗆,那可是足足三萬匹布,要是讓蘭欽一箭射死了,他高澄早誰去要,難不成指望蕭衍掏出三萬匹布來贖一具屍體。

於是再不敢拿蕭淵明往城下招搖,但隨著淮南各地陸續丟失的消息傳來,合肥城中守軍士氣愈發萎靡。

太昌元年八月初九,高嶽攻破位於合肥東部的歷陽(安徽和縣歷陽鎮),蘭欽之子蘭夏禮戰死,八月十四,慕容紹宗領兵占據廬江郡,北齊水師沿途南下接收早已撤往長江的南梁水師水寨,合肥於江北徹底淪為孤城。

至於蕭會理棄壽陽渡江南下,並未遭受蕭衍的責難。

畢竟他可是愛護宗室的蕭菩薩,與高澄是兩個極端。

原時空中,廣州刺史蕭映病死,蕭衍命侄兒蕭恬暫理廣州,等待蘭欽接管,然而蕭恬為了謀奪廣州刺史一職,毒死大將蘭欽,犯下這樣的重罪,也僅僅被剝奪官爵。

蕭會理只不過棄城而走,蕭菩薩怎麽忍心責罰。

而八公山戰敗逃亡的夏侯譒,也因為夏侯氏兩千騎兵的存在,僅僅只是被降職了事,算是重罪輕罰。

當然,吸引梁人關注的還是高澄飲馬長江一事,梁齊開戰不足三月,江北僅剩合肥,若非有長江天險,只怕北齊鐵騎早已南下。

自打高澄南征起,南梁朝堂就有人提議與北齊議和,八公山一戰後,關於議和的主張更是甚囂塵上,直到如今,合肥被圍,但梁軍根本不敢渡江救援,他們已經沒了信心與北齊陸戰。

就連蕭衍也在寵臣朱異的勸說下,有了與高澄議和的打算。